司馬遷作為中國古代史學的奠基者,不僅在於他具有深刻的曆史思想,還在於他具有豐富的史學思想。
司馬遷的史學思想之突出的地方,首先,是他的史學發展意識。所謂史學發展意識,它不隻是涉及有關史學的某些方麵的認識,而且極為看重史學是史學家們不應為之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神聖事業。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鄭重地寫道: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93]
“小子何敢讓焉”,這是把“紹明世”、“繼《春秋》”的工作同周公、孔子的事業聯係起來,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呢?在司馬遷看來,“《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可見,所謂“繼《春秋》”,確乎是神聖的事業。司馬遷自覺的史學發展意識,可謂鮮明而又強烈,是先秦時期史學中不曾有過的。司馬遷的史學發展意識,轉化為偉大的史學成果《史記》,作為“一家之言”卓然自立。司馬遷說的“成一家之言”,不僅僅是指《史記》說的,而且也是指“史家”說的。戰國時期有諸子百家而“史記放絕”,司馬遷要改變這種狀況,他要使曆史撰述也成為一“家”。這在史學發展上,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
其次,是他對史學的社會作用有深刻的認識。他指出:
居今之世,誌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94]
這段話的大意是:現今的人們,認識古人的行事,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做一麵鏡子以為借鑒,而不必去完全模仿古人的做法。不同時期的帝王大凡都有各自的禮法製度及重要事務,歸根到底都是以獲得成功為總的目標,既不可把它們混同起來,更不可以把古今混同起來。這是對於史學之社會作用的極精辟的說明。曆史上人們的做法和經驗,不可照樣搬用;不同時期的人們都是根據自己所麵臨的問題,為了獲得成功而各有不同的做法。人們之所以要考察和認識曆史,是為“自鏡”,為了有更多的借鑒,增添成功的因素。司馬遷一方麵肯定曆史有“自鏡”的價值,另一方麵又反對混同古今而模仿曆史。他既肯定了史學對於社會的積極作用,又反對把這種作用做庸俗化的理解。兩千多年前,司馬遷提出的這一認識,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