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四、曆史思想——關於天人關係和古今變化的理論

字體:16+-

司馬遷撰《史記》,是有明確的曆史思想做指導的。他在《報任安書》中,隻用了幾句話就把這個指導思想做了概括,這就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66]其中,“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即探究天人關係、疏通古今變化的主旨,集中地反映出司馬遷曆史哲學的精髓。

在漢武帝時代,關於天人關係和古今關係,是思想界關注的大問題。經學大師公孫弘(公元前200—前121)認為,當時的詔書律令都能“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67]。漢武帝舉賢良冊問中也有“善言天者必有征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的話,也是說的天人關係和古今關係;至於董仲舒的以賢良對策,則是闡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68]的大文章,具有廣泛的影響。但他們所宣揚的是要“跡之於古,返之於天”,在曆史觀上是保守的、唯心的。司馬遷的曆史哲學是與此相對立的。

司馬遷講的“究天人之際”,首先,強調天人相分,即認為天道與人事是不相幹的。《伯夷列傳》就最明顯地反映了這個認識,他以伯夷、叔齊和顏淵為例,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說法進行批評,說:“天之施善人,其何如哉?”到了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的人,“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反之,公正發憤的人“而遇災禍者,不可勝數也”。由此,司馬遷深沉地寫道:“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又如上文講到,司馬遷對項羽英雄一世但從不自察,臨死之前還一再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取嚴肅的批判態度,說是“豈不謬哉!”這都是不承認天道可以幹預人事。這跟董仲舒宣揚的“天人感應”說是相對立的。其次,司馬遷對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動的虛妄,予以深刻的揭露。他批評漢武帝:“今上封禪,其後十二歲而還,遍於五嶽、四瀆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羈縻不絕,冀遇其真。”由於天子的欲罷不能,所以“自此之後,方士言神祠者彌眾,然其效可睹矣”[69]。這就大大毒害了社會風氣。“然其效可睹矣”這句話,是多麽強烈的諷刺!最後,司馬遷刻意寫出了人事在曆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太史公自序》裏說,三十世家,是要寫出“輔拂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列傳,是要寫出那些“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人們的活動。在中國史學發展上,這是第一次把人的活動放到如此重要的曆史位置上來看待。司馬遷的這一意識,在他寫秦漢史事時尤為突出。他評價陳勝說:“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70]他讚揚劉敬“脫挽輅一說”,獻定都關中之策,“建萬世之安”[71]。稱讚陳平在漢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後又在諸呂之亂中“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72]這是強調了智謀的作用。與此相關的是,他評論晁錯、主父偃在對待劉姓諸王問題上的得失時指出:“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73]認為:“君子用而小人退”,這是“國之將興”的征兆,而“賢人隱,亂臣貴”則是“國之將亡”的跡象。進而指出:“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誠哉是言也!”[74]這是把如何用人看作是國家安危存亡之所係。他還指出:要使國家強盛太平,“唯在擇任將相哉!唯在擇任將相哉!”[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