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皇朝在建立之初,都麵臨著如何鞏固統治的問題,從而也麵臨著如何總結曆史經驗的問題。由於它們在這些問題上采取了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這個時期史學的發展,甚至也影響到它們自身的鞏固與否。
秦始皇完成統一事業之後,在總結曆史經驗上有一個重要的成功之處,就是認識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所以他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不為封國而為郡縣。此後五六年間,秦始皇巡遊各地,所到之處,刻石記功,不再討論曆史經驗了。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由於博士齊人淳於越對仆射周青臣的批評,竟釀成了“非秦記皆燒之”的史學悲劇,而且兼及《詩》、《書》、百家語。這些,都被認為是“天下書不中用者”[20]。次年,又坑諸生460餘人。於是,無人再敢道及秦國以外的曆史。秦始皇用這種粗暴的辦法幹預史學,並沒有真正達到統一思想的目的,卻給史學的發展造成了災難。
劉邦建立西漢以後,起初也不曾想到總結曆史經驗的重要。但他很快接受了陸賈的建議,“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嚐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21]。可以想見,劉邦君臣為鞏固政治統治而如此重視總結曆史經驗,這在當時是何等莊嚴、深沉而又富有生氣的場麵!《新語》的主要內容,是向劉邦闡述了這樣一個曆史經驗:對於天下,“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向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22]它強調古今的聯係、曆史與現實的聯係,認為:“善言古者,合之於今。能述遠者考之於近。故說事者上陳五帝之功,而思之於身,下列桀、紂之敗,而戒之於己。”[23]它在很多地方講到秦朝滅亡的教訓,如“秦始皇設刑罰,為車裂之誅,以斂奸邪;築長城於戎境,以備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將帥橫行,以服外國。蒙恬討亂於外,李斯治法於內,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天下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太眾、刑罰太極故也。”[24]它還批評秦朝統治者的“驕奢靡麗”之風,認為應從中總結出這樣的經驗:“民奢應之以儉,驕**者統之以理”,這就是孔子說的“移風易俗”[25]。它認為秦朝“以趙高、李斯為杖,故有傾仆跌傷之禍”,這是“所任非也”[26],等等。《新語》作為漢初統治者總結曆史經驗的政論和史論,對當時和後世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