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統一和意識形態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滅六國,結束了戰國紛爭的局麵。嬴政建帝號,稱始皇帝,廢分封,立郡縣,創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實現了全國政治統一。這是中國曆史發展上的極為重大的變化。秦祚雖短,然兩漢繼起,垂四百年,其政治統一局麵,實創於秦而成於漢。秦漢的政治統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曆史影響。
這種政治統一給予意識形態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動了大一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思想在先秦時代已經產生了。[1]西周人的觀念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2]孔子是極力主張用周禮來維護這個一統的政治格局的,所以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3]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繼承者孟子,處在戰國紛爭的曆史時代,更具有明確的一統的主張。如《孟子·梁惠王上》記:“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這裏,問對雙方都是針對當時各國紛爭的局麵說的,所以“定於一”是強調政治上的一統。後來荀子提出“一天下,財萬物”[4]的論點,似乎就不限於政治上的一統而包含更豐富的內容了。誠然,先秦時期的一統思想,從根本上看,是要一統於周和周的禮樂製度,這是顯而易見的。如在先秦時期為口述史,而在漢初寫成定本的《春秋公羊傳》,就把這個思想表述得十分清楚。《公羊傳》隱公元年記:“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它在解釋《春秋經》所記“元年春王正月”這句話時,首次提出了“大一統”的概念,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對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5]但《公羊傳》的“大一統”終歸還是要一統於周,其文公十三年記:“然則周公之魯乎?曰:不之魯也。封魯公以為周公主,然則周公曷為不之魯,欲天下之一乎周也。”從當時的曆史形勢來看,希望天下一統於周或周禮,都是不現實的,“《公羊傳》在政治思想上的矛盾,正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它的大一統思想,是一種羞羞答答的思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