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二、《竹書紀年》、《世本》和《戰國策》

字體:16+-

對春秋時期史事的撰寫及口述流傳,是戰國時期曆史學的重要成就,其中尤以《左傳》最為突出。戰國時期曆史學其他方麵的成就,一是開始注意到對曆史做貫通的考察,二是對於當代曆史巨變的關注。前者如《竹書紀年》和《世本》,後者如《戰國策》和《戰國縱橫家書》。

《竹書紀年》是戰國後期魏國人所撰寫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是現今所知中國史學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質的著作。但這樣一部重要著作,自戰國後期作為魏襄王的隨葬品埋入地下,至西晉初年出土,曆時570餘年,卻不為世人所知。它是司馬遷所不曾見到的重要史書之一。

《竹書紀年》的出土,據《晉書·武帝紀》載:鹹寧五年(279)冬十月,“汲郡人不準(不準,人名——引者)掘魏襄王塚,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藏於秘府”。[56]這十餘萬言的古書竹簡裝成數十車送至京師,經束皙、荀勖、和嶠、杜預等人整理、研究,得文獻75篇(內中7篇簡書折壞,不識名題),改寫成當時流行的隸書文字。其中,《紀年》12篇[57],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曆史文獻。

《竹書紀年》原稱《紀年》,亦稱《古書紀年》[58]、《汲塚紀年》[59]。北魏酈道元注《水經》征引此書時使《紀年》與“竹書”連用,於是乃有《竹書紀年》之稱。所記內容,起自夏、商、周,迄於戰國後期。於西周、春秋、戰國,不分記各諸侯國事,獨記晉國(起自殤叔:公元前784—前781),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又獨記魏國,至魏襄王(哀王)二十年(公元前299)而止,稱襄王為“今王”。此書記事,自莊伯十一年後用夏正,編年相次,文意近似《春秋》。據此,前人多認為它是魏國史書,並可由此推見“古者國史策書之常”[60]。但此書既可用於隨葬,說明它不一定是正式的國史,而是魏國史官的私人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