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整體麵貌來看,我們還可以嚐試著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規律。
第一,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具有突出的時代精神和現實借鑒意義。這是中國史學的一個基本特點或規律,而在近百年來的史學發展中顯得尤為突出和鮮明。在這方麵,不論是“新史學”的倡導者,還是新曆史考證學派的名家,以及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先驅及其繼承者們,都有許多共同之處。從梁啟超在《新史學》中說的“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到顧頡剛創辦《禹貢》半月刊、《邊疆》周刊,撰寫《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宏文,以及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闡述“現代史學的研究及於人生態度的影響”等,可以證明,不論屬於何種史學思潮,其主要傾向都是明確地宣稱史學應當關注社會[9]。要之,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既是近百年來中國曆史發展的產物,又反轉過來作用於近百年來的中國曆史發展。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發展的另一個規律,是民族特色的突出表現。這種民族特色的表現首先反映在曆史研究的內容上。中國是“史學大國”,史學悠久,史籍豐富,需要研究的問題非常之多:關於先秦曆史、文化、思想的研究,有幾代史學家為之做出貢獻;關於中國封建社會諸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的史學工作者為之傾注心血;關於近代中國的研究,是近三十年來備受史學工作者關注的領域;民族史與民族關係史、地方史誌、中外關係史研究等,使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在研究中華文明的發展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顯示出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還反映在曆史意識和史學觀念方麵。中華民族有重視治史的優良傳統,這在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發展上得到進一步的發揚:運用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撰寫通史、斷代史(或朝代史)、專史等著作,層出不窮;對傳世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成果斐然;關於清史、中華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和撰寫,也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他方麵,不勝枚舉。在史學觀念方麵,求真精神、信史原則、史家修養以及重視文字表述之美等方麵的優良傳統,都得到了理論上的闡述和實踐上的發揚。民族特色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反映在史書的表現形式方麵。中國古代史書體裁豐富,形式多樣,可以容納不同的曆史內容和不同層次與風格的曆史知識,這種曆史知識、曆史經驗、曆史智慧的多種傳播形式,不僅活躍了史書的外部形態,而且擴大了史學同社會的聯係。近百年來,曆史著作大多采用章節體形式,這是古代史學轉向近代史學的標誌之一,有其合理性與積極性。但是,中國古代史學在表現形態上的多樣性,仍具有存在的意義與生長的生命力。在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上,編年體史書和各種年表的撰寫與製作,從未間斷過,並有不少新的創造。近三十年來,在紀事本末體史書、學案體史書、典製體史書的撰寫方麵,也各有新作。羅爾綱所著《太平天國史》和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在創造性運用傳統的綜合體即紀傳體史書體裁方麵,取得了突出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史書在表現形態上的民族風格及其優長之處,為同行與公眾所稱許。在這方麵,中國史學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