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一定的社會條件創造了一定的史學。但是,史學對於社會的反映不是被動的,而是能動的。這就是說,史學既是一定的社會曆史的反映,但它同時又反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曆史,這就是史學的社會作用。
史學的社會作用,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也會由於時代的特點與史學自身的特點而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或在諸種表現形式中有一些表現形式更為突出。這裏所說的,是史學的社會作用所固有的、一般的表現形式。它們是:
第一,史學與認識曆史。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認識曆史,但通過史學認識曆史無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徑。隻有當人們真正認識了曆史,才可能繼承種種優秀曆史遺產,為現實的曆史運動提供借鑒、經驗、智慧,開辟和創造新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通過史學去認識曆史,確乎是史學的社會作用中最根本的方麵。關於這一點,春秋時期的人們在思想上已有深刻認識,在實踐上也有許多體驗。人們認識到通過學習“故誌”即記載前世成敗之書,可以知道曆史上的“廢興”而引為“戒懼”[213]。孔子在回答學生所提的問題時曾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214]他還說過:“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215]孔子的這兩段話,充分說明了“文獻”(包括曆史記載和賢人)在幫助人們認識曆史方麵的重要意義。南朝人劉勰關於這個問題提出了概括性的認識,他指出:“開辟草昧,歲紀綿邈,居今識古,其載籍乎!”[216]“開辟草昧”的荒遠時代自然尚無文字記載,但在人類創造了文字以後,“居今識古,其載籍乎”卻是毫無疑義的。其後,唐人劉知幾把這一認識進一步發揮了,他寫道:假如“世無竹帛,時闕史官”,過去的人與事“但一從物化,墳土未幹,則善惡不分,妍媸永滅矣”。反之,“苟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則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漢。用使後之學者,坐披囊篋,而神交萬古,不出戶庭,而窮覽千載,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217]。劉知幾從正反兩個方麵說明了“世無竹帛”與“竹帛長存”給予人們的認識帶來的兩種結果,並且特別強調了後人之所以能夠“神交萬古”、“窮覽千載”,在時空上極大地開拓了自己的視野和心智的重要,很深刻地道出了史學的本質屬性。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從親身的政治生涯中深切地認識到史學的重要,他在論到修史事宜的時候慨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