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述的連續性
悠久的史官製度、日益健全的修史機構和發達的私人著史,因此,中國擁有古老而眾多的史籍。梁啟超認為:“中國傳下來的書籍,若問那(哪)部分多,還是史部。中國和外國不同。外國史書固不少,但與全部書籍比較,不如中國。中國至少占十之七八。”[112]數量多,這是中國史書的一個明顯的特點。此外,中國史書還有記述的連續性、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樣性這幾個特點。
這裏先說記述的連續性。
從現存的文字記載和曆史典籍來看,甲骨文、金文、《尚書》、《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世本》、《竹書紀年》等,記述了先秦時期的中國曆史;司馬遷繼承了這些成果,益以秦漢之際及漢初的曆史撰述,還有實地考察所得,寫出了宏偉的中國通史——《史記》;此後,或朝代史,或通史,或專史,或一方之史,或各種傳記,其撰述從未間斷,形成了連續不斷的、有係統的、多層麵的曆史記載和曆史撰述,成為世界史學上絕無僅有的壯舉。這首先是中國曆史連續性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史家群體的貢獻。
從史學的、文化的觀點來看,這一記述的連續性之特點的形成,有多方麵的原因。一是有史官製度和修史機構作為製度上的保證,已如上節所述。二是有眾多史家的深刻的曆史意識作為思想上的保證。司馬談的臨終遺言表示:對於“漢興,海內一統”的史事,“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113]他深為憂慮的,是“天下之史文”。司馬遷繼承父親未竟之業,寫出了《史記》。唐初,令狐德棻向唐高祖李淵提出建議,認為“近代已來,多無正史”,“如至數十年後,恐事跡湮沒”,“如文史不存,何以貽鑒今古?”他主張對於前代所缺之正史,一一修之。[114]其後,在唐太宗時,史館修成梁、陳、齊、周、隋“五代史”,並重修了《晉書》;唐高宗時,史館修成《五代史誌》,而史家李延壽撰成《南史》和《北史》。這成為史學上一大盛事。史書的一個重要作用在於“貽鑒今古”,唐初史家對此有深刻的共識。元世祖即位不久,大臣王鶚提出撰寫遼、金兩朝的曆史,他認為:“寧可亡人之國,不可亡人之史。若史館不立,後世亦不知有今日。”[115]這就是說,撰寫史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應因朝代的興亡而有所改變。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元順帝時,史臣們寫出了宋、遼、金三朝曆史,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曆史撰述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像這樣的鮮明的曆史意識的事例,在中國史學上是屢見不鮮的。盡管不同時期的史家提出問題的根據、方式有所不同,但貫穿其間的核心思想就是撰述曆史的神聖性。對於這種神聖性的認識和實踐,不僅在官修史書過程中表現得十分突出,而且在私人著史過程中也表現得同樣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