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五、繼承和創新的統一

字體:16+-

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包含著繼承,中國古代史學的這個優良傳統,是其連續性發展的生機,同時也在一個重要方麵反映著中國文明之連續性的發展。

這種繼承和創新,反映在史學發展的各個方麵。從直觀的方麵來看,它首先反映在史書內容和形式的發展上,反映在史書文字表述之美學形式的發展上,反映在曆史文獻的研究和整理上;從深層的含義來看,它也反映出曆史觀點的進步和史學批評的發展。本文這一部分,僅就史書的內容和形式問題及史學批評問題,簡略地闡述繼承和創新的統一這一優良傳統。

中國古代之有國史,當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孔子因魯史而作《春秋》,在內容上參考了周王室和諸侯國之史,故《春秋》大致上反映了春秋時期曆史概況。《春秋》按年、月、日記事的體例,當是孔子在繼承國史形式上的新發展。《左傳》在形式上和斷限上都略同於《春秋》,但所記曆史內容則大為豐富,並且寫出了一些具體、生動的人物,甚至還記述了個別曆史事件的始末,擴大了編年體史書記事的容量,這是在繼承《春秋》基礎上的新創造,是《左傳》在記事上對《春秋》的發展。與此同時,《國語》也發展了《尚書》記言的規模。隨著曆史的進步,以及史官製度和私人撰述的發展,出現了編年體通史的萌芽《竹書紀年》和綜合體史書的萌芽《世本》。這是在“百家爭鳴”局麵下,史家曆史視野開闊的反映。這些先秦時期的史書,有的相互間有聯係,而大多數則無直接的聯係。司馬遷以傑出的創新才能,綜合先秦史籍和秦及漢初文獻,寫出了千古“絕唱”的《史記》。《史記》的五種體例,即本紀、表、書、世家、列傳,都可以從先秦史籍中找到蹤跡,但在各自的成就上,尤其是在綜合地反映曆史進程上,則是先秦任何一部史書都無法比擬的。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所造成的史學的巨大發展,在這裏表現得極為充分,使人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