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二、民族觀念與文化認同

字體:16+-

孔子以“禮”來劃分民族間的界限,固然出於對周禮的崇敬,如其所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11]他認為諸夷同諸華的最大區別,在於諸夷在文化上落後,沒有如同周禮那樣被他視為完美的製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高度評價管仲相桓公成就霸業:“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12]在孔子看來,夷狄的披發左衽是無法接受的。

但是,在劇烈的曆史變動中,孔子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孔子向遠方小國國君問學後發表感慨,反映出了他的民族觀與文化觀。史載郯子朝聘於魯,魯昭公問及少皞氏以鳥名官之事,郯子對答如流。於是孔子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猶信。”[13]其實,郯子並非夷狄君長,隻是地處偏遠,與夷雜居而已。從孔子的問學以及他所發出的感慨,可以得到以下認識。第一,在最遵循周禮、文化素養最高的魯國,人們對於有關少皞氏等有關傳說已不甚了解,而處在偏遠地區的郯子卻清晰地娓娓道來,這在當時實在是一種不可理解的現象,說明文化在傳承和擴散過程中會出現人們始料不及的情況。第二,郯子的談話,涉及多方麵的曆史傳說,可以視為有關文化認同的一次有力的闡述。第三,孔子具有好學的精神,即使對來自偏遠地區的郯子,也虛心求教。第四,問學之後,孔子感慨地認為,人們通常所說“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的話,原本是真實可信的,由此引申出一個令人深思的文化現象,即文化的傳播不受地域的局限,也不受民族的局限,即使居於夷地的小國之君,同樣可以熟悉古代的典製。綜而言之,孔子的這種民族觀和文化觀,同他執著於周禮是完全吻合的。正因為如此,孔子才產生了“欲居九夷”[14]的打算,並強調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5]這充分顯示出孔子華夷觀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