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四、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終結:批判、總結、嬗變

字體:16+-

中國古代史學發展到明清時期,有兩個極明顯的特點,一是越來越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性,二是出現了批判、總結的趨勢,同時也萌生著嬗變的跡象。大致說來,史學理論的發展,也不能脫離這兩個特點,而在後一個特點上表現得更突出一些。因此,這可以被看作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終結階段,其特征便是批判、總結和嬗變。明後期的王世貞、王圻、李贄,明清之際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鳴盛、趙翼、錢大昕、崔述、章學誠、阮元、龔自珍等,在史學理論、方法論方麵,都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貢獻。

在史學的批判總結方麵,王世貞對國史、野史、家史的總體性評論,具有方法論的意義。他曾著《史乘考誤》11卷。在卷首小引中,他指出了國史、野史、家史的種種弊端,然後寫道:“雖然國史人恣而善蔽真,其敘章典、述文獻、不可廢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諱忌,不可廢也;家史人諛而善溢真,其讚宗閥、表官績,不可廢也。”他對國史、野史、家史的這種估價,不同於一些史家所持的片麵性看法,而帶有辯證的因素。同時,他的這個見解,是建立在對於許多文獻、史料辨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故尤其具有方法論的價值。李贄在史學理論上的批判精神,比王世貞要突出得多。其主要之點,是針對以往的社會曆史觀提出來的,而核心又在於曆史評價的是非標準。李贄認為:“人之是非,初無定質;人之是非人也,亦無定論。無定質,則此是彼非並育而不相害;無定論,則是此非彼亦並行而不相悖矣。”這是肯定了人們認識事物的“是”與“非”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甚至可以“並育”以促進認識的發展。他進而指出:漢、唐、宋三代,“中間千百餘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嚐有是非耳”[28]。這是明確地提出,在曆史評價上應當改變“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傳統價值觀念。李贄的這一認識,包含有相對主義的因素,但在當時對於突破傳統曆史思想的束縛方麵,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反映出史家在史識的理解上已開始提出了新的認識。王圻有豐富的曆史撰述,《續文獻通考》是他的代表作。《續文獻通考》在史學理論上有兩點是極為突出的,一是重視曆史撰述上的批判繼承,二是重視史學的經世致用。他對馬端臨《文獻通考》的批判繼承表現在:第一,要改變“詳於文而獻則略”的情況;第二,增加遼、金典製;第三,增設若幹新的門類。從《通典》《通誌·略》《文獻通考》到《續文獻通考》,古代史家尊重前人成果又不囿於前人陳說的學風和思想,表現得十分明顯。對前人著述和思想批判繼承的理論,無疑是古代史學理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