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古今關係,大致包含這樣幾個方麵,一是古今是否有聯係,二是古今是否有變化以及怎樣看待變化的軌跡,三是古今聯係和變化是否可以劃分為階段。古今聯係的思想起源很早,這要追溯到傳說時代。從文字記載來看,《詩經·大雅·**》說:“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這是強調曆史鑒戒的重要,正表明古今是有聯係的。孔子論夏、殷、周三代之“禮”的關係,同樣表明了對於古今聯係的關注。司馬遷說“居今之世,誌古之道,所以自鏡也”[8],同上引《詩經》是一個含義。班彪認為,聯係古今觀察問題,是史學家的傳統,他說:“夫百家之書,猶可法也。若《左氏》《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由觀前,聖人之耳目也。”[9]班彪指出的這個傳統,在史學上影響很大,後人曾不斷引用。這是中國古代曆史觀念中極珍貴的遺產。
至於說到古今聯係中的變化,《左傳》有“高岸為穀,深穀為陵。三後之姓,於今為庶”[10]的說法,這是講自然和社會的變化,也是講古今的變化。中國史學有悠久的古今變化的觀念。按照章學誠“六經皆史”的說法,對這一觀念較早而又較全的闡述,出於《周易·係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盡管這裏講到了“天”,講到了取法“乾”“坤”二卦,但主要在講曆史,講曆史上的古今變化法則,即窮、變、通、久的道理。這段話在曆史觀念的發展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明確地指出了:第一,由於時代的遞進,要求人們改變舊的文物製度,使人民不因拘守舊製而感到倦怠。第二,這種變化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便於人民適應。第三,《易經》所總結的就是這個道理,事物發展到極致的程度,就要變化,變化才能通達,通達才能繼續進步、保持長久。這幾重含義,可以說是“通古今之變”思想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