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與“勢”這兩個概念,在中國古代曆史觀念也是很重要的。《周易·彖上·賁》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表明“時”與“天文”有關。這裏說的“時”,當是四季時序之意。《周易·彖下·恒》稱:“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意謂“四時”之“時”的變動性、恒久性及其對於天地萬物的意義。《周易·彖下·革》又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這是把“時”與人事聯係起來,指出“時”對於後者的重要。《周易·彖下·豐》又說:“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這是進一步說明“時”對於人事的重要。史學家吸取了《周易》關於“時”的觀念,並運用於曆史撰述、曆史解釋之中。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稱:“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他很看重人的活動與“時”的關係,意在讚頌那些“不失時”的曆史人物。魏徵主編《隋書》並作史論,稱讚隋初開國功臣李圓通、來護兒等人時指出:“圓通、護兒之輩,定和、鐵杖之倫,皆一時之壯士,困於貧賤。當其鬱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鴻鵠之誌哉!終能振拔汙泥之中,騰躍風雲之上,符馬革之願,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時,焉能至於此也!”[27]這就是說,傑出人物的出現,除了自身的條件外,“遇其時”乃是重要的客觀條件。這些都表明,中國古代史學家在評論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時,十分關心具體的曆史時機。
“勢”,是司馬遷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司馬遷在解釋事物變化原因時寫道:“無異故雲,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28]司馬遷論範雎、蔡澤際遇與成就的變化,認為“固強弱之勢異也”[29]。他說的“事勢”“勢”是指事物的狀態和形勢,即考察曆史時,不能不著眼於一定的社會環境,從而得到合理的說明。從“事勢之流,相激使然”來看,司馬遷認為“事勢”“勢”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其中自也包含趨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