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嚐離事而言理”,即“事”中有“理”,“理”不離“事”,在闡明事實的基礎上論述道理,這是中國古代曆史理論的另一個鮮明特點。
司馬遷在回答壺遂提出的孔子為何要作《春秋》的問題時說:“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28]司馬遷引孔子的話“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意謂發表議論不如寫出事實更有說服力,而事實之中自亦不無道理,故《春秋》一書可以稱得上是“王道之大者也”。這個認識,當是促使司馬遷撰寫《史記》一書的思想淵源之一。但是,司馬遷所處的時代跟孔子所處的時代畢竟有很大的差別:孔子所處的時代,史學尚在興起之初,孔子所見前人的重要議論,主要是《易》《詩》《書》等。司馬遷所處的時代,史學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左傳》《國語》及戰國諸子的史論,十分豐富,漢初思想家的史論、政論也十分豐富。由於時代條件的不同,決定了《史記》和《春秋》的差別:第一,《史記》不可能像《春秋》那樣簡略;第二,司馬遷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樣微言大義。這就是《史記》之所以能夠既是材料翔實的曆史著作,又包含有豐富的曆史理論的緣故。司馬遷和《史記》的這種麵貌,對中國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般說來,中國古代史家講曆史理論都不脫離講曆史事實。追本溯源,孔子開其端緒,又經司馬遷加以發展,形成了這種風格。就《史記》來說,從全局看,司馬遷所關注的曆史理論問題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他對這個重大曆史理論問題的揭示,是通過“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29]來實現的。從局部看,司馬遷作十表,而於諸表序文中闡述對曆史進程的認識;他作《秦始皇本紀》,而借用賈誼《過秦論》分析秦朝興亡的曆史原因;他作《平準書》《貨殖列傳》,而在相關序文中揭示出經濟生活的重要和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並由此窺見社會曆史變動的法則;他作《儒林列傳》,而在序文中闡明了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等等。凡此,說明司馬遷的曆史理論都是在敘述曆史事實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而不是他所說的“空言”。其後,班固、荀悅、陳壽、範曄、魏徵、杜佑、司馬光、範祖禹、王夫之、趙翼等人,在曆史理論上多有成就,而他們的風格,都是從司馬遷那裏繼承下來的,並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