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二、深入探索的連續性

字體:16+-

這是中國古代曆史理論的又一個特點。中國古代曆史理論遺產的厚重,自然有自成體係的著作傳世,顯示出理論上的分量。然而,它的厚重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麵,即人們對重大曆史問題的關注和探索的累代相傳,曆時既久而探討愈深,從而形成了一些理論的“重心”。以往我們對於中國古代曆史理論在發展上的這一特點未曾十分關注,以為中國古代史學在曆史理論方麵談不上有什麽理論體係,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用連貫的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一領域。現在,我們改變一下視角,就不難發現,前人對一些重大曆史問題的理論探究是帶有連貫性的;而這種連貫性的生成和發展,把曆史理論不斷推向深入。

這裏,我們可以舉興亡論、君主論、封建論等一般理論層麵上的幾個問題來做簡略的說明。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和史學家很早就有關於君主的評論。東漢末年,荀悅提出“六主”[6],即六種類型的君主的見解,可以認為是比較係統的關於君主的認識。唐初,虞世南著《帝王略論》,多用比較之法,縱論君主優劣,對唐朝以前的曆代君主進行全麵的評價,這是中國史學上較早的“君主論”專書。其後司馬光撰《稽古錄》,提出人君的“道”“德”“才”三者應有的準則[7],是從正麵闡述了關於君主的理論。北宋王欽若等人編纂的《冊府元龜》,其“帝王部”含81卷,分128門記君主事,是揭示君主和君主現象的綜合性撰述。明末清初,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其《原君》篇對君主的產生及其作用進行分析、批判,把古代的君主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顯示出早期啟蒙思想的光焰。

朝代興亡,社會治亂,是曆史上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是十分注重總結曆史經驗的政治家。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曆史的變動,王室的衰微,諸侯的興滅,促使史學家和思想家做深入的思考,《左傳》《國語》及諸子之書,多有這方麵的討論。漢初,麵對秦亡漢興的巨大變動,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都在探究其中的原因。陸賈、賈誼、晁錯的史論和政論,多有關於興亡得失的名作。史學家司馬遷更是明確提出了“稽其成敗興壞之理”[8]的曆史撰述任務。此後,關於興亡成敗的討論,不絕於世。如唐初史家用比較方法探討秦、隋興亡的原因[9],朱敬則的《十代興亡論》縱論南北朝的得失成敗;宋代司馬光強調,一部《資治通鑒》的主旨即在於“關國家興衰,係生民休戚”[10]之事,而範祖禹《唐鑒》一書則是把揭示唐朝何以興、何以亡、後人何以為鑒作為撰述的目的;南宋史家為時勢所激,具有深刻的憂患意識,他們的撰述主旨都以興亡盛衰為核心;明清之際,朝代更迭,社會動**,史學家的興亡之論繼續深化,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宋論》是在這方麵影響力最大的著作。總之,關於治亂興衰的著作,舉不勝舉。這是因為,從社會運行的實際軌跡來看,不論是統治集團,還是下層民眾,都希望社會得以長治久安,但客觀形勢卻並非如此,朝代更迭有之,天下大亂有之,人們不得不思考朝代何以興、社會何以治的問題,此其一。其二,從思想傳統來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修齊治平”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準則,是中國古代尤其是兩漢以降士人的思想中不可動搖的信念。正是這種信念對曆代史學家的撰述旨趣有極大的影響,重視關於興亡成敗的探討就成為他們的天職和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