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三、關於《史學要論》

字體:16+-

1924年5月,李大釗(署名李守常)所著《史學要論》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史學要論》是李大釗係統地闡述他的史學思想的一部精粹之作。全書凡六章,結構嚴謹,言簡意賅,具有理論的深刻與實踐的**相結合的特點。

第一章論述“什麽是曆史”。其主要論點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曆史撰述所反映的“曆史”,並不等同於“活的曆史”,即客觀曆史本身。李大釗指出:“不錯,我們若想研究中國的曆史,像那《史記》咧,《二十四史》咧,《紫陽綱目》咧,《資治通鑒》咧,乃至其他種種曆史的紀錄,都是很豐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須要廣搜,要精選,要確考,要整理。但是他們無論怎樣重要,隻能說是曆史的紀錄,是研究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說他們就是曆史。這些卷帙,冊案,圖表,典籍,全是這活的曆史一部分的縮影,而不是這活的曆史的本體。”[18]指出這種區別和聯係,在理論上使人們懂得“曆史的本體”即“活的曆史”比曆史撰述所反映的內容更生動、更豐富,從而拓展了人們的曆史視野;在實踐上則使人們可以感受到自己也生活在“活的曆史”之中,增強對於曆史的體察和責任。第二,曆史就是社會的變革。李大釗寫道:“這樣講來,我們所謂活的曆史,不是些寫的紀的東西,乃是些進展的行動的東西。寫的紀的,可以任意始終於一定的範圍內;而曆史的事實的本身,則永遠生動無已。不但這整個的曆史是活的東西,就是這些寫入紀錄的曆史的事實,亦是生動的,進步的,與時俱變的。”[19]第三,曆史是一個整體,是不可能割斷的。李大釗認為:“曆史是亙過去、現在、未來的整個的全人類生活。”[20]全人類的曆史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曆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