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附錄 我和中國史學史研究

字體:16+-

1937年12月,我出生在安徽省肥東縣巢湖之濱的一個農村裏。幼時因家貧未能讀書,跟隨母親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和農活。十歲時,在鄉村私塾念了幾個月書,並學習寫大楷、小楷。這幾個月的私塾經曆對我是很寶貴的,一則是我開始接觸書本,再則是我感受到讀書是多麽重要。不久,我又輟學了。1950年初,家鄉實行土地改革,我們家裏也分得了土地,成立了互助組。就在這時,我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

在南京,我寄居在叔父家中。因得到鄰居家一個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小孩的熱心幫助,經過一個夏天的努力,這年秋天,我插班考入了白下區遊府西街小學四年級,從此開始了我的正規的讀書生活。三年小學時期,我讀了不少小說,其中蘇聯小說讀得最多,於是夢想將來也當一個作家。

1953年9月,我考入南京市第一中學,並於1956年7月初中畢業時被保送進入本校高中。這樣,我在南京一中度過了六年中學時代。在中學,我依然酷愛文學,希望將來從事文學創作。高中時,教我們文學課(當時,我正趕上語言、文學分科的實驗時期,故有文學課)的老師朱希平老先生,講課很認真,很投入,又吸引人。有一次,他出一道作文題:《孔雀東南飛》讀後有感。後來,他在我的作文上寫了這樣的批語:“分析深刻,語言流暢,可另紙抄寫,向報刊投稿。”我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卻從中受到了很大的鼓勵,似乎自己將來真的可以去做一個文學創作者了。高中畢業前一年,同學們偏科的現象非常突出,文科課程越來越不受重視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有兩次在曆史課的小測驗中得了滿分5分,引起了老師的注意。於是,在填報高考誌願書的時候,我寫上了曆史專業,把新聞專業反倒填到曆史專業的後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