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很早的時候起,中國先民在認識外部世界和認識自身時,就提出“通變”“通識”的觀念,這種觀念在不同的事物上反映出來,都閃爍著先民的智慧的光焰。
《周易·係辭下》說:“通其變,使民不倦。”又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見,這種“通變”的思想,來自對社會和曆史的觀察和提煉。《禮記·經解》引孔子的話說:“疏通知遠《書》教也。”這可以看作關於《尚書》特點及其重要性的鮮明概括。《禮記·曲禮上》指出:“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這是關於教導人們自我修養和做人的原則。唐初史家作《五代史誌》即《隋書·經籍誌》時,於史部大序起首寫道:“夫史官者,必求博聞強識,疏通知遠之士,使居其位,百官眾職,成所貳焉。是故前言往行,無不識也。天文地理,無不察也。人事之紀,無不達也。”這是把《尚書》的“疏通知遠”和古時君子之“博聞強識”的自我修養融合起來,這可以看作對史官學識與器局即通識的高度概括。這在古代史學家中有突出的表現並形成優良傳統,使中國史學具有深邃的曆史思想和豐富的曆史智慧。
在這方麵,首先要說到的是太史公司馬遷。他在《史記·平準書》後論中寫道:
太史公曰: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所從來久遠,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記雲。故《書》道唐虞之際,《詩》述殷周之世,安寧則長庠序,先本絀末,以禮義防於利;事變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2]
這段話,前半部是反映了司馬遷重視“通”,從“高辛氏之前”說起,繼而論到“唐虞之際”“殷周之世”;後半部是反映了司馬遷重視“變”,他從考察曆史中發現“事變多故而亦反是”的法則,亦即“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從這裏看出,因為“通”而發現“變”。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認識了事物的全過程,才能找到其中固有的規律。司馬遷接著又寫道:“湯、武承弊易變,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為治,而稍陵遲衰微。”在司馬遷看來“變”是社會曆史中的常態。社會要穩定,要發展,就必須做到“承弊易變,使民不倦”,所以他在這篇史論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無異故雲,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