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外一種(第二卷)

曆史學與民俗學的理論互補與學科建設[1]

字體:16+-

我不是研究民俗學的,隻是偶爾也讀一點這方麵的書,但是,我對鍾敬文先生的人格和他的學問都很崇敬。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記得,白壽彝先生曾跟鍾先生商量,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可以設幾個研究室,其中有一個是民俗學研究室,還有民族學研究室、方誌學研究室等。後來史學研究所受到規模的限製,隻設立了史學史研究室和中國通史研究室。我還記得,好像第一次全國民俗研討會,就是白壽彝先生請史學研究所副所長劉淑娟老師協助鍾老籌備的。這些往事都說明,我們的老一輩學者在思想上、學術見解上,彼此都非常了解,能夠做到互相支持,這對我們這些晚輩是很大的教育。

我今天到這裏開會,主要是學習。鍾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對於他的學問,從感情上講,從理性上講,我反而覺得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親切了。當然,還沒有看到即將出版的20卷的《鍾敬文全集》,但讀著現在鍾老有關的書,我已經受到很多啟發和教育。

我想講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理論修養和學科建設問題。我的專業是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主要是研究中國史學史。鍾先生有關文章和著作,使我深深感到,要想在學術發展上,特別是在學科建設上,有所作為,有所前進,是需要理論修養的。如果沒有理論修養,想要向前推進學科建設,其實是很難的。我讀了中華書局出版的《鍾敬文文選》,前麵有一個《序言》,是董曉萍教授撰寫的。這篇序言對鍾先生的學術和學術思想做了全麵的、深入的論述,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對民俗學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尤其是我讀了鍾先生的《建立中國民俗學派》《關於民俗學結構體係的設想》等幾篇宏文,受到很大啟發,思想上產生了震撼,鍾先生提出的互相聯係的一些概念,如“民俗”“民俗史”“民俗學”“民俗學史”等,把它們換位到曆史學領域中來,也是可以借鑒的。曆史學界有一些同行對這類問題弄不清楚,但是,讀鍾先生的書,讀他的文章,他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這些概念,講得非常清楚。這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某一種學科建設,隻有它的學術帶頭人具有很高的理論修養,很寬闊的視野,才能夠把一些基本概念提煉出來,加以區別,同時建立聯係,而且讓後學晚輩們都能夠了解他的思想,他的理論學說就能推廣到學科建設中去。我想,這是一個學科得以建立起來,並且能夠不斷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關於學科建設的體係,不能不具體說到“民俗”與“民俗學”的概念。在中國的史學遺產裏麵,在《詩經》《史記》等曆史典籍裏麵,包含了大量的民俗的文獻資料。我想特別提到唐代史家杜佑撰寫的宏偉的典製體通史《通典》一書,它也是記錄民俗的寶庫。《通典》講到州郡的時候,每一個地方都有關於民俗的記載,都有專門的篇章、段落記述民俗,這些史料都非常重要。顯然,民俗是史書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曆史學研究曆史,無疑也要關注民俗,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俗學與曆史學是交叉的,是互相包容的:有人甚至認為,根據《風俗通義》一書,可以另寫一部東漢史。這或許有些誇張,但至少表明《風俗通義》的特殊重要性。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史學家顧炎武很重視民俗,他對“周末風俗”“兩漢風俗”“宋世風俗”都有所論述,他還引用他人的話說:“風俗者,天下之大事。”[2]當然,他講的是廣義的風俗,包括各方麵的社會風氣。鍾先生提出的用民俗學研究民俗,這是一種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他從這個高度,肯定曆史文獻的價值,提出“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概念,並提出和建設起“曆史民俗學”。我對於鍾先生的學問,對於鍾先生的這些高屋建瓴的看法,覺得距離我越來越近,也越來越親切了。我還要好好地讀書,同時要讀鍾先生的書,因為鍾先生的書跟中國史學史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們要用學術前輩的成果來推進曆史學的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