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外一種(第二卷)

中國古代史學中的曆史理論與史學理論[1]

字體:16+-

中國古代史學蘊含著豐富的曆史理論與史學理論遺產,本文試對此做一簡要概述。這裏,先從古代史學關於“論”的旨趣、傳統和特點談起。

一、“論”的旨趣、傳統與特點

中國古代學人不僅有“論”的旨趣,而且有重視“論”的優良傳統。在思想史上,如孔子後學所編《論語》,如《荀子·天論》,如王充《論衡》等,以“論”名書、名篇者累世不絕。在史學上,司馬遷之父太史公司馬談是較早重視“論”的史家。司馬遷這樣寫道:“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湣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2]這是中國古代:史家明確提出“論”的較早的記載。其後,《史記》各卷卷末的“太史公曰”,班固著《漢書》於紀、傳之末發表議論,謂之曰“讚”。其實,“太史公曰”與《漢書》的“讚”,本質上都是“論”(這種“論”的形式,可以上溯到《左傳》中的“君子曰”)。值得注意的是,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卷末評論司馬遷:“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雲雲。這裏,也用了“論”字。

到了南朝宋人範曄撰《後漢書》,重視“論”的自覺程度就顯得十分突出了。他不僅在紀傳的卷末既有“論曰”,又有“讚曰”,而且對他所做的“論”自視甚高。他這樣寫道:

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約其詞句。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嚐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諸誌,前漢所有者悉令備。雖事不必多,且使見文得盡。又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意複未果。讚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