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外一種(第二卷)

談談理論修養與曆史研究[1]

字體:16+-

中國史學家具有講求德、才、學、識的優良傳統,四者皆備,是史學家修養的最高境界。其中,“史德”是指對曆史事實的忠實、對史學事業的忠誠,二者密不可分。“史學”,是指曆史知識和相關知識的累積。“史才”,是指對曆史知識駕馭的能力和曆史撰述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的能力。“史識”,是指對具體史事、曆史進程判斷的能力和對史學這項事業、這門學問的理解能力。今天我們講理論修養問題,主要同前賢所論史識直接相關,也同史德、史才、史學密不可分。

一、中國史學具有重視思想和理論的優良傳統

在中國曆史上,孟子是較早對曆史著作的內容、思想和表述進行評論的思想家,他在講到事、文、義的內涵時,特別指出孔子最重視“義”[2]。孔子重視的“義”,是褒貶之“義”,是價值判斷,而判斷的標準是《周禮》。我們讀《春秋》《論語》《禮記》等書,對此感受極深。顯然,孔子時代的指導思想,是以《周禮》為依據的[3]。

孔子之後,大史學家司馬遷強調“好學深思,心知其意”[4],所謂“心知其意”,也是強調思想的重要。司馬遷在理論上的許多論斷,反映出他在這方麵的深厚修養,如他指出:

事變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無異故雲,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5]

這是指出了事物變化的法則,以及這一法則背後的原因。又如,司馬遷指出:

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