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學在社會大變動中的分化
自明末至清前期,中國史學已出現了嬗變的端倪。東西方之間“道德的原則”同“發財的原則”發生激烈的衝突,從而把古老的中國卷進空前的危機之境地,這種嬗變的端倪便發展成明顯的分化趨勢。這種分化的趨勢,一方麵表現為傳統的史學以其深厚的根基,還在延續著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麵表現為在民族危機的震撼下,人們對曆史和現實的重新思考從而萌生了新的曆史觀念和曆史研究。這兩個方麵,各以古老的傳統和時代的脈搏反映著當時中國的曆史,也反映了清代後期中國史學發展的特征。
中國古代史學在清代前期經曆了一個總結性的發展之後,在清代後期還有一個發展上的餘波,並在20世紀初結束了自己的曆史。古代史學的延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清代前期史學的延續。清代前期的史學,除前文已經論到的各家外,還有:馬驌的《繹史》一百六十篇,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謝啟昆《西魏書》二十四卷,吳任臣《十國春秋》一百四十卷,邵遠平《元史類編》四十二卷,汪輝祖《元史本證》五十卷,錢大昕《補元史氏族表》《補元史藝文誌》等,以及畢沅主持編撰的《續資治通鑒》二百二十卷,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穀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阮元的《疇人傳》四十六卷,浦起龍的史注《史通通釋》等。這些書,大多屬於重修、補作。清代後期,這方麵的撰述陸續有所問世。其中關於前朝史撰述,有魏源的《元史新編》九十五卷,洪鈞的《元史譯文補證》三十卷(內缺十卷),屠寄的《蒙兀兒史記》一百六十卷,這三部書在內容、文獻、體例、文字表述上把元史撰述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有夏燮的《明通鑒》,以接《續資治通鑒》;還有李銘漢的《續資治通鑒紀事本末》一百一十卷,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四十卷、《金史紀事本末》五十二卷,補《通鑒紀事本末》以下曆朝紀事本末之闕。關於曆史人物傳記匯編,有錢儀吉所輯《碑傳集》(初名《百家征獻錄》《五百家銀管集》《昭德文編》等,書名是光緒十九年蘇州書局所定)一百六十卷,又卷首兩卷、卷末兩卷,全書分為二十五類,收錄自天命至嘉慶六朝兩百餘年中兩千兩百餘人傳記,並注明材料來源;有繆荃孫所輯《續碑傳集》八十六卷,凡二十二類,收錄自道光至光緒四朝約90年間一千一百餘人傳記。這兩部人物傳記匯編內容豐富,有文獻上的價值。還有羅士琳的《續疇人傳》、諸可寶的《疇人傳三編》、黃鍾駿的《疇人傳四編》,它們跟阮元的《疇人傳》都有科學史上的價值。清代後期在曆史文獻學方麵,王先謙的《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合校水經注》,都是史注名作;湯球在史書輯佚上成果頗多。此外,在方誌、野史筆記方麵的撰述也相當豐富。倘若孤立地看,古代史學在清代後期的延續,成績還是可觀的;如果全麵考察這一時期史學發展的趨勢,則不難看出古代史學確已成強弩之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