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意識與史學意識
一、曆史意識
在文字產生以前,先民已有了原始的曆史意識,這從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中得以反映出來,其中包含著先民對自身曆史的記憶。在文字出現以後,先民的這種原始曆史意識逐漸發展為自覺的曆史意識,這從卜辭、金文、官文書和史官記事中得以反映出來,其中包含著對時事的記載和對曆史的追述。《尚書·召誥》說:“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這意謂我們不能不以夏為鑒戒,也不能不以殷為鑒戒。又說:“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這意謂君臣上下,常把憂慮放在心裏,這樣才差不多可以說:我們接受上天的大命,才能夠像夏那樣經曆久遠的年代,才不至於經曆像殷那樣的年代。我們希望成王以小民的安樂使上天高興,以便從上天那裏接受永久的大命。[1]《詩經·大雅·**》說:“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2]這種曆史鑒戒思想所反映出來的,正是一種很強烈的自覺曆史意識。周人關於先祖和王朝的頌詩,見《詩經·大雅》中的許多篇章,也都反映出這種自覺的曆史意識。卜辭和金文所記大多關於時事,它們作為文字記載由簡而繁的確證,其中包含了後來作為曆史記載的幾個主要因素,即時間、地點、人物、活動或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卜辭中有關祭祀祖先的記載,涉及殷王朝的世係,則已包含了追尋曆史的意識。金文中“子子孫孫永寶用”的觀念,反映出希望現實不被未來遺忘的曆史意識。《大盂鼎》銘文關於殷人因酗酒而“喪師”的記載,同上引《尚書》《詩經》中的話屬於同一種含義,也是自覺的曆史意識的反映。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古代最早的史官起了重要的作用。據《周官》《禮記》等書所記,古代史官名稱很多,有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別。史官職責亦各有異:太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誌,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曲禮上》還說:“史載筆,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表明史官對所記之事在選擇上和處理上的不同。在目前所知最早的古代文獻之一《尚書》中,講到了“冊”與“典”。如《多士》篇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金縢》篇稱:“史乃冊祝。”《顧命》篇記:“太史秉書”,“禦王冊命”。冊、典、誌、記言、記事等,都同史官的活動相關聯。到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王室和各諸侯國先後出現了“國史”,編年紀事。這些國史,當時統稱為“春秋”,也有稱為“乘”和“檮杌”的。這個時期,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史官,周王室的史伯,晉國的董狐、史墨,齊國的太史、南史,楚國的倚相,各以其見識、博學和秉筆直書的精神受到後人的稱頌。春秋末年,孔子據《魯春秋》而寫出編年體史書《春秋》,成為中國史學上最早的私人撰史的史家。自此以後,直至清代,在大約2500年間,史官以及並非史官的史家層出不窮,代有名家。他們世代相承,把中華民族的自覺的曆史意識傳承和發展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