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學批評的曆史和理論
一、鳥瞰史學批評的曆程
中國史學產生於先秦時期,在秦漢以後逐漸發展起來。而史學批評的產生和發展,並不完全與史學的發展同步,至少在它的早期階段是這樣。
但是,史學批評的意識,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滋生。如《左傳》之評論《春秋》,是很有代表性的:“故君子曰:《春秋》之稱,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1]孟子也有關於《春秋》的評論。[2]不過,這種意識還不是史學批評的自覺意識。這是因為:第一,它不是從史學發展的角度來提出評論的,帶有就事論事的性質;第二,這種意識所產生的評論,一般地說,還不具有調整史學發展的明確目的。
中國古代史學開始有自覺的史學批評,大致當從兩漢說起。《史記》和《漢書》雖然都是曆史著作,但它們對史學批評也有相當廣泛的涉及,而其所論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同司馬遷、班固的曆史撰述思想相聯係。《史記》評論《春秋》與先秦時人評論《春秋》顯示出明顯的不同:
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元年,正時日月,蓋其詳哉。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3]
是以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製義法,王道備,人事浹。[4]
孔氏著《春秋》,隱、桓之間則章,至定、哀之際則微,為其切當世之文而罔褒,忌諱之辭也。[5]
故孔子……因史記作《春秋》,以當王法,其辭微而指博,後世學者多錄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