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是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史學批評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史學理論的發展。從宏觀上把握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發展的趨勢,對於認識中國古代史學批評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及其在史學理論上的意義,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曆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秦、秦漢時期,這是它的產生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這是它的形成階段;第三個階段和第四個階段,分別是宋元時期和明清(1840年以前)時期,這是它的發展階段和終結階段。
一、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產生:從史學意識到自覺的史學發展意識
從春秋、戰國之際到秦漢時期,中國古代史學理論逐步產生了。其標誌是《春秋》《左傳》和《史記》等書所反映出來的對於史學的認識。從《春秋》和《左傳》來看,它們的作者已經有了明確的史學意識。從《史記》來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馬遷的自覺的史學發展意識。這可以看作古代史學理論產生階段的主要特點。
《春秋》在史學意識上的突出反映,一是“屬辭比事”,二是用例的思想。如《禮記·經解》所說:“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比事”,是按年、時、月、日的順序排比史事,是編年紀事的概括性說法。“屬辭”,是指在表述史事時講求遣詞造句,注重文辭的錘煉。“屬辭比事而不亂”,所謂“不亂”,除了編年紀事這種體裁之外,還包含了“屬辭”中用例的思想。孔子修《春秋》,記242年的史事,在史事和時間的關係處理上,是“以事係日,以日係月,以月係時,以時係年”[1],逐年編次。《春秋》以記魯史為主,而包括周王朝及列國在這一時期的大事,這就要求匯集、編次同一段時間裏發生在不同地區的史事。這是“比事”中對史事和空間之關係的處理。“比事”,還有一層含義,是對諸多史事比其大小、輕重而有所取舍、詳略,以便用較少的文字表達出較多的曆史情況和論斷,這就是所謂“約其文辭而指博”。春秋時期,史事頭緒紛繁,《春秋》的比事在對史事處理、史書編撰上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