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外一種(第二卷)

史學批評家的曆史命運

字體:16+-

——關於批評的批評

一、批評之批評的曆史

大凡有影響的史學批評,都會在其後引出一連串關於批評的批評,以至於形成一段批評之批評的曆史。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發展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孔子對董狐的評論,《左傳》、孟子對《春秋》的評論,《國語》對左史倚相的評論等,都引發後人在此基礎上的許多評論。班彪、班固對《史記》的評論,張輔關於《史記》《漢書》比較的評論等,在一二千年中不斷地被後人評論,成為《史記》《漢書》評論長河的濫觴。劉知幾披閱群史,評論眾家,不僅涉及許多前人的評論,尤其為後來曆代史家提供了評論的目標。所有這些,匯合成了汪洋的史學批評之批評的曆史。

這種現象說明,史學批評作為史家對史學的一種認識活動,同人類對曆史的認識活動一樣,並不是一人一時所能完成的。顧炎武說:“天下之理無窮”,“故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1]。這說的是他自己對於治學的認識和境界,但這句話卻具有認識論上的真理價值。史學批評之批評的曆史,從一個方麵反映了曆代史家對於史學不斷認識的規律。劉知幾自敘其少年時代讀史的心得和感受時說:“自小觀書,喜談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習。故始在總角,讀班、謝兩漢,便怪前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後書宜為更始立紀。當時聞者,共責以為童子何知,而敢輕議前哲。於是赧然自失,無辭以對。其後見張衡、範曄集,果以二史為非。其有暗合於古人者,蓋不可勝紀。始知流俗之士,難與之言。凡有異同,蓄諸方寸。”[2]這段話或許有所誇張,但它生動地反映了史學批評確非一人一時所能完成的這一認識規律。當然,年輕時期的劉知幾對於史學批評之批評,還沒有自覺的意識,隻是停留在“暗合於古人”的階段。而在他撰寫《史通》時,便明確地認識到此書“多譏往哲,喜述前非”,其中便包含了對史學批評之批評的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