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外一種(第二卷)

鑒識和探賾

字體:16+-

——走出史學批評的誤區

一、從“物有恒準,而鑒無定識”說起

《世說新語》有《識鑒》篇,講的是對人的鑒識。《文心雕龍》有《知音》篇,講的是文學作品的鑒識之難。它指出:“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作者劉勰認真地分析了文學作品的“知音其難”的種種原因,從另一方麵看,也可以說是指出了文學批評中存在的一個個誤區。同時,他也十分謹慎地指出了批評家如何走出文學批評誤區的途徑。劉知幾《史通》有《鑒識》篇、《探賾》篇,章學誠《文史通義》有《知難》篇,雖論史學批評,而其意多與劉勰相通,反映了批評家們的共識。

《史通·鑒識》篇以評論人物開篇,隨即轉向評論史傳。劉知幾寫道:

物有恒準,而鑒無定識,欲求銓核得中,其唯千載一遇乎!況史傳為文,淵浩廣博,學者苟不能探賾索隱,致遠鉤深,足以辯其利害,明其善惡![1]

這裏,劉知幾提出了“物有恒準,而鑒無定識”的命題。意思是說,事物自身本有一定的尺度,而人們對它的審察、評論往往是不一樣的。他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人們的學識、思想的差異造成的,所以才會出現對於同一事物的“毀譽以之不同,愛憎由其各異”的現象。因此,他提出了“探賾索隱,致遠鉤深”的重要性,認為這是“辯其利害,明其善惡”的關鍵。

劉知幾把《鑒識》同《探賾》聯係起來,從認識論上闡述了史學批評是一件嚴肅而又艱難的事情。這就是說,在史學批評上,人們隻有通過“探賾”,才能達到“鑒識”。從今天的認識來看,這涉及史學批評中之主體修養與正確認識客體之間的關係。浦起龍《史通通釋》按語說:《鑒識》篇是“人之辨史”,《探賾》篇是“論論史”。他說的“史”,指的是史書,這說明浦起龍是深於這兩篇的論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