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說史學批評的活力
一、比較——一個古老的批評方法
比較的方法,在中國史學上,不論是關於曆史的比較,還是關於史學的比較,都有長久的淵源和廣泛的運用。從史學批評來看,也是如此。《隋書·經籍誌》著錄的不著撰人之《春秋公羊穀梁二傳評》三卷,魏犬長秋撰《春秋三傳論》十卷,東晉博士胡訥撰《春秋三傳評》十卷。這些,可能是較早而又較係統地通過比較對“三傳”進行評論的著作。從《晉書·禮誌中》和《禮誌下》三處記胡訥的言論來看,他的《春秋三傳評》,當著眼於禮製的討論。
西晉張輔以班固跟司馬遷比較,認為班固《漢書》在幾個方麵不如司馬遷《史記》,故司馬遷終不愧為“良史”。他論道:
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監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晁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遷既造創,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又遷為蘇秦、張儀、範雎、蔡澤作傳,逞辭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遷稱良史也。[1]
張輔從史文煩省、采撰得失、褒貶當否三個方麵,明確指出班固不如司馬遷。又從創造與因循有難易之別,以及司馬遷在“述辯士”與“敘實錄”的表述上有不同的處理而顯示出鮮明的特色這兩個方麵,進一步強調司馬遷堪稱良史。
張輔對《史記》《漢書》的比較和批評,引起後人千年聚訟,見仁見智,曆代多有。對於張輔來說,這種聚訟,實在是不幸多於有幸。這是因為,後人對張輔上述論點的爭論,基本上隻限於有關史文煩省的方麵,而很少對他的上述比較和批評做全麵的評價。比如,他提出的“良史述事”的原則,指出司馬遷“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這種表述上的特色,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可惜的是,人們在“五十萬言”與“八十萬言”孰優孰劣上做了不少文章,好像張輔對《史記》《漢書》的比較和批評僅限於此,這不是張輔的不幸嗎!盡管如此,後來《史記》《漢書》比較發展成為專門之學,張輔的方法和論點,終不曾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