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拜孔子,失意讀《莊子》。這是舊中國封建社會不少知識分子的“命運”,也是中國獨特的政治文化現象。至今少數人猶有遺風,隻是儒家的崇拜者在當今世界上不見得人人得意,但失意者依然喜歡莊子的人還是為數不少。這裏麵既有儒道的學術差異性問題,也有接受者的處境和人生觀的問題。
其實孔子本人生前並不得意。東奔西走,周遊列國,到處碰壁,他自己都說如“喪家之犬”。雖聲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也沒有實行,還是設帳授徒,以當教員收束脩為生。孔子得意是死後,帽子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孔子和以他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有許多好東西,其中不少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傳統的精髓,影響深遠而長久。可孔子學說中也有不少有利於穩定既成的封建秩序而不利於變革的東西。他說,父在觀其誌,父歿觀其行,三年無改父道,可謂孝矣。一切要率由舊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點都亂不得。以孝悌為本,不準犯上作亂。凡起來犯上的都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這一套,您看誰喜歡,誰舉手讚成?誰不喜歡,誰舉手反對?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壓在下麵想翻過來的反孔;站在上麵的想維持現狀的尊孔。造反時反孔,當權時又可能尊孔。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這不是偶然的,因為封建社會王朝的興廢,隻是政權的更替,改朝換代,政權的本質沒有變,仍然是建立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因而一旦處於統治地位,必然照樣以儒學作為統治的意識形態。
在封建社會中得意者除帝王以外,還有金榜題名的儒生。所謂“學而優則仕”中的“學”,不是學其他知識或什麽其他別的學問,學的就是“四書”、“五經”、孔孟之道。“仕”,就是做官。這是通過應試而躋身上層、加入統治集團的可靠之路。孔子是主張為政的,讀書而不做官是不孝,是要打屁股的。孔子自己就說,“如能富貴,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