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孔子《論語》中的話,確實表現了他的謙虛。他的門人稱頌他是“天縱之聖”。他並不這樣看,認為自己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他對自己一生的學習過程,有個概括性的總結,這就是“十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把知命之年和學易之年放在同一年,說明對易的重視,也說明知天命是他人生追求的一個境界。
▲ “此人命定蛀書蟲,以書開始以書終。淡泊名利能安枕,牡丹富貴不如鬆。”20世紀80年代攝於家中。
佛教是追求大徹大悟的。徹者,徹頭徹尾、徹裏徹外,什麽都透了;悟者,什麽都通了。其實佛教的大徹大悟,最後是落到一個“空”字:本體的空或心境的空。徹底體悟:人生是苦,尋求解脫。所以凡是信佛信到入迷的地步,必然看破紅塵,感到一切皆為幻象,隻有遁入空門,潛心修行。文化程度越高,情感越豐富者越會這樣。賈府的寶玉,長於鍾鳴鼎食之家,錦衣玉食,眾星捧月,何等富貴,最後還是當了和尚。這是小說,不足為憑。可一代文化名人,能詩善畫,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翩翩佳公子”李叔同,變為青燈黃卷、暮鼓晨鍾的近代史上的弘一法師,可是真人真事。他也是大徹大悟,徹到棄一切於不顧,悟到視盛名如敝屣。當然,李叔同變為弘一法師是特定曆史條件的特定產物,具有時代特征。但他“悟”現實世界為“空”,卻是宗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哲學也是一種追求。孔子說的五十學易,可以無大過,是說五十可以知天命。天命可以是神學意義的,也可以是哲學意義的。從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看,孔子的天命偏重於天道。用哲學的話說,是知天道即把握宇宙規律當然可以無過,也就是不犯或少犯錯誤。在西方,伊壁鳩魯也強調哲學學習的重要性。他說,不要說一個人,或者因為年輕而放鬆對哲學的學習,或者因為年老而厭倦對哲學的研究,認為已經太晚,要獲得靈魂的健康,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早或太晚。自稱還沒有準備好學習哲學或是學習哲學的年華已經過去的人,就好像在說自己因為太年輕或太年老而無法獲得快樂一樣。伊壁鳩魯與孔子不同,他學習哲學的目的,不是為通天命而求無過,而是為了心靈的安靜和健康。在我看來,孔子的說法和伊壁鳩魯的說法都有可取之處。哲學既可通天道,也可通人事,對認識世界和自我修養都是有用的。哲學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化識成智,即把對世界規律普遍性的把握變為主體自身的智慧。這也是悟,但不是宗教的悟而是哲學的悟。哲學是真正的關於現實世界的智慧,是關於人及其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智慧。哲學不是把現實變為虛空,而是把被宗教異化出去的世界還給人本身,還原為一個真實的不可須臾離開的客觀世界。在我看來,這是哲學高於宗教的地方。至於當今西方世界,宗教倫理化、哲學宗教化,以抽象的博愛代替對智慧的追求,這是哲學發育中的畸形兒,已經偏離了哲學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