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知道這一點,但不是任何年齡段的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如日東升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不會想到這一點,而老是想到這個問題的往往是時間不多的老年人。倒計時的緊迫感不由自主地會想到生命的短暫。哲學家勸人忘年、忘生死,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不多。我想與其做把頭埋在沙堆裏的鴕鳥,不如直麵生命有限的客觀事實,從中引出必要的哲學結論。
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相對無始無終的時間之流,人的生命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人是唯一具有意識的存在物,隻有人,才會悲歎人生短暫,譬如朝露。隻有人,才為人類進入千年之交、兩個百年之交而舉世狂歡。盡管這個時間表上的刻度是人類自己刻的,是人類自己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之流上留下不同的識別標記,但人類還是為每一特殊時刻而亢奮。
▲ 中學同學,均在湖南工作。左一為胡梅村,左二為葉雪芬,右一為薑斌,右二為作者。多年難得一見:“蕭蕭白發鬢霜雪,天公尚許幾回圓?祝君健身多壯骨,大江難隔心底緣。”2004年攝於湖南友人家中。
自古以來,麵對無限時間中的有限人生,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
孔老夫子站在岸上,看見不舍晝夜奔騰而去的流水,聯想起時間,甚為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然,孔子這麽大的智者,絕不會認為,時間的流逝如身邊的流水,人可以依然故我。時間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萬物的存在方式。時間的流逝就是萬物的變化,就是人的衰老和死亡。感歎時間,就是感歎人生。孔夫子是個用世者,想有所作為,時不我待,總有種緊迫感。時間的流淌、生命的消失,使他深感不安。
莊子也感受到人生短促:“吾生也有涯。”但莊子是用相對主義觀點來化解這個問題的。壽高八百的彭祖,比起神龜的生命是很短促的,而人中的殤子比起朝生暮死的小蟲還是長壽的。天下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既然如此,壽再長也用不著高興,壽再短也用不著悲傷。心理極其平衡,不會為這個最大的生死壽夭的問題而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