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心語

論冷漠

字體:16+-

▲ 俞倫,85歲時肖像,現已逝世。我中學時代的語文教員,擅詩詞通中醫,為我縣文化名人。分別六十多年,師生感情甚厚,互通書信。我曾賀以祝壽詩:“辭章白石國手醫,文苑杏林兩相宜。莫謂小城無俊秀,師傳原不讓昌黎。”

對人的冷漠態度不能歸結於習慣。我們並不要求殯儀館的人,對死者都一掬同情之淚,也不能要求醫生都像家屬那樣心急火燎。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死亡和親人的淚水,而醫生成天與各種病人打交道,見多了病人的痛苦和親人的焦慮。殯儀館人員的沉著,醫生的鎮靜,是種職業習慣或者說是種職業品德。這不是冷漠。當然,過分的習慣中也可能摻和著冷漠。《霧都孤兒》中關於奧立弗初次參加殯葬,在回來的路上他的老板與他的一段對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習慣與冷漠可以結合:

“喂,奧立弗”,在回家的路上,蘇爾伯雷老板問道:“你喜不喜歡這一行?”

“還好,先生,謝謝你”,奧立弗猶豫地回答說,“並不特別喜歡,先生”。

“啊,奧立弗,你早晚會習慣的。”蘇爾伯雷說道,“隻要你習慣了,就沒事啦,孩子”。

奧立弗滿腹疑竇,不知道蘇爾伯雷先生當初習慣這一行是不是花了很長時間。

我說的冷漠不是這種殯葬職業對死亡的習慣。我說的冷漠,指的是一種對人的非人態度。即使是殯儀館對待遺體也不能像對待幹柴一樣,而應該按殯儀館的有關規則處理。醫生對待病人應有同情心。醫者仁術,講的就是對待病人的態度。如果隻為錢而不管病人的死活,或者一問三不知,愛理不理,在急救時不負責任,在治病時,對病人的主訴不關痛癢,這就是冷漠。因此冷漠本質上是個人內心世界的情感問題,起碼是個職業道德問題。我們提倡學雷鋒,就是改變人與人的關係中這種冷漠態度,使人感到溫暖。特別是現在倡導構建和諧社會,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更應該刻不容緩。黨與政府把實行多年的收留遣返改為救助,對一些無助無靠的人,多點同情,多點溫暖。變冷漠為同情,確實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