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複歸”這句話,在一些著作中能經常見到,但在哲學著作中不常見,大概是哲學家比較謹慎,知道這種用法的哲學分量和麻煩。
最常用的是文學,特別是文學評論。當一個評論家讚賞一部小說,或一首詩,說它如何好時,總要說它複歸人性,或描述了人性的複歸之類。人性是文學評價的最高尺度。可我總想問一個膚淺的問題:此話何意?是不是讚美人性原本是好的、最好的,後來失落了,因而要複歸人性?或者現在人性太壞了,因而要著力鼓吹人性複歸,以匡正世風日下的現實?如果這樣,請告訴我,原來的人性是什麽,何時喪失的?為什麽會喪失?如果社會越發展,人性越喪失,那就讓我們同叔本華、尼采或其他悲觀主義者一道哭泣去吧。
文學家並沒有解答這個問題的責任。因為這是個哲學問題,混亂的源頭是哲學,是來自哲學。其實,如果問問大力張揚這種主張的哲學家,請他們指點指點人性何以複歸?為什麽要複歸?除了重複人性異化、複歸的老調以外,似乎至今也沒有見到什麽有力的新論據。
從哲學角度說,人性當然包括兩個方麵,既有自然本性又有社會本性。人作為一個自然存在物當然有它的自然本性。荀子說:“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這裏講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共性。可人除了人的自然本性外,最根本的是社會本性。人的自然本性取決於人的生理結構,而它的實現方式受社會製約;而人的社會本性則是依社會製度、依不同人所依存的社會關係而不同。所謂失去人性,沒有人性,當然不是指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指失去了這個社會公認的做人的準則。吃人,在文明社會中,肯定是沒有人性的行為;可在原始部落中不可能有這種觀念。在當代,違背戰爭公約虐待戰俘,可以說沒有人性。可在古代,把戰俘甚至他們的子女玉帛全部當成戰利品,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絕不會被認為沒有人性。人性是不能複歸的,因為並沒有固定不變的人性有待人們去複歸。人們高喊人性複歸,表達的是對現存道德規範失落的不滿,是對社會中醜惡現象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