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20世紀西方美學的基本特點
在本書第六卷《導論》中,我們對20世紀西方美學兩大主潮的曆史發展作了概括的縱向勾勒,現在再列其總體特點作一橫向考察。所謂“總體特點”,是指關於20世紀西方美學全局的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它們也許不一定完全適合於20世紀美學的每一個流派的具體主張,但就多數流派的情況及其整體發展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下麵,試從十點分述之。
第一,20世紀西方美學同西方哲學同步發展。
這一點從全書的敘述中已經看得非常清楚。20世紀西方美學之所以呈現人本主義與科學主義並行發展的兩大主潮,完全是由現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的基本態勢決定的。一方麵,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資本主義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與精神文化危機的尖銳矛盾日益突出,戰爭對人的生存的嚴重威脅如陰影一般籠罩著西方社會,所以對人本身的命運和前景的關心便成為哲學思考的一個重心,人本主義哲學得以在非理性領域內得到畸形的發展;另一方麵,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傳統科學觀念和思維方式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在科學方法論方麵,由於非歐幾何、集合論、相對論、量子論的出現,持續兩三個世紀的理性演繹主義與經驗歸納主義之爭終於以經驗歸納主義的勝利而告終,於是,20世紀以主觀經驗主義和實證主義為基礎的科學主義哲學就空前地發展起來了。哲學上這樣一種兩大思潮並茂的基本格局直接決定了美學潮流的總趨向。我們前麵所述及的每一個具體美學流派也幾乎都以相應的哲學流派為根基,分屬於不同的哲學思潮。
如果說,現當代美學的根本傾向是反傳統的話,那麽,在美學緊密依附於哲學、哲學觀念決定性地支配著美學觀念這一點上,現當代美學與傳統美學並無二致,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1984年第十屆國際美學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藝術對哲學的改造”,但討論結果,多數美學家卻認為,“在任何意義上,哲學觀都總是革命性地決定著藝術觀的產生”[1],也即哲學總是決定著美學。這種決定作用在現代美學中具體表現為:(1)各流派美學在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麵都直接接受和追隨各流派的哲學,如表現主義美學之於表現主義哲學,直覺主義美學之於生命哲學,分析美學之於分析哲學,都是這樣。(2)美學的中心概念和理論體係也緊跟同派的哲學,與之相重疊或相對應。如精神分析學的“性欲升華”論、心理分析學的“集體無意識原型”、解釋學“意義”和“理解”等都是與同一派哲學和美學的中心概念、理論支柱完全統一的。(3)美學流派的興衰更迭,完全取決於相應的哲學背景。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為結構主義運動所取代,直接決定了存在主義美學的衰微和結構主義美學的興起。總之,20世紀西方美學思潮的演變更迭的蹤跡幾乎與哲學思潮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