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四節 鮑德裏亞的文化理論[75]

字體:16+-

讓·鮑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年),當代法國思想家、後現代理論的傑出代表。他出身於法國東北部阿登省蘭斯一個從農村向城市過渡的平民家庭。對於自己的這一出身背景,鮑德裏亞1991年11月在接受邁克·甘恩(Mike Gane)和阿諾德(Monique Arnoud)的訪談時曾有過如下詳細的自述:“我的祖父母都是農民。我的父母則是城市公職人員。傳統的家庭是以離開鄉村到城市定居的方式演變的。可以說,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從事研究工作的人,這是一種決裂,是棄舊圖新的開始。除此之外我再沒有什麽好說的了。我不是在一種知識家庭的氛圍中長大的——在我周圍毫無這種氛圍可言——我的父母安分守己,夠不上小資產階級甚或是地位甚低的小資產階級。我的家庭沒有一種文化氣氛。因而我在公立中學勤勉有加,以此作為補償。這是大量進行原始積累的時期,這是我一生中克勤克儉不斷積攢的時期。此後我離開了我的父母,這對我的一生非常重要,因為離開父母所形成的一種決絕個性也在其他方麵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一直處於一種名副其實的決絕狀態中:同大學的決裂,甚至同政治領域的決裂——我可以涉足政治領域,卻一直同它保持某種距離。因此,我的兒童時代和青少年時代有某種原型可循。”[76]

循著這一原型或“決裂情結”,鮑德裏亞開始了他獨特的學術生涯。由於精通德文,鮑德裏亞60年代初期在一所公立中學教德語,並且表現出了極濃厚的文學興趣。他於1962—1963年在薩特主編的《新時代》雜誌上發表的早期作品,就是關於卡爾維諾、約翰生等人的文學評論,他還把不少德語作品翻譯成法文,其中包括布萊希特、莫爾曼和維斯等人的作品和一本關於第三世界革命的理論著作。1966年3月,鮑德裏亞在南特大學(巴黎第五大學)師從亨利·列斐伏爾完成了他的社會學論文《社會學的三種周期》,並從這一年的9月起在南特大學擔任助教,從而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一段時光”。鮑德裏亞同羅蘭·巴特過從甚密是在1968年,也就是在這一年,鮑德裏亞出版了他的理論處女作《物的體係》——這顯然是對巴特的《時尚體係》一書所作的回應。《物的體係》與隨後的《消費社會》(1970年)和《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1972年),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商品理論所作的“修正”和“補充”,《生產之鏡》(1973年)一書通過對符號結構的曆史理論的闡發,試圖為自身的社會批判理論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論基礎。1976年鮑德裏亞出版了他最有影響的代表作《象征交往與死亡》,全麵闡述了象征交往與商品交換相對立的觀點,從而為其總體理論作出了全新的表述;1979年出版的《論**》一書對本質主義作了批判;1981年出版的《類像與仿真》一書則進一步深化了鮑德裏亞的商品文化理論:1983年出版的《致命的策略》一書則是從客體的角度考察世界的一種嚐試。此外,以《美國》(1988年)、《冷漠的記憶》(1987年)、《冷漠的記憶》(第二卷,1990年)為題的幾部著作,大都是鮑德裏亞70年代以來開始遊走於美國和歐洲時所寫的日記或遊記,其中充滿了隱喻、印象記、悖論話語、詩性思維、理論實驗和遊曆過程中的人和事,可以看作是鮑德裏亞理論著作的重要補充。近年來,鮑德裏亞一年中有半數以上的時間遊居於國外,主要遊居地是柏林、阿根廷和巴西,這種遊居也對其知識權力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