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美學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醞釀,60年代中後期在法國形成**。作為一種美學思潮,結構主義的興起有著深刻的社會曆史原因。
戰後法國經濟迅速恢複與發展,舊式的帶有悲觀主義色彩的存在主義已不能適應人們的精神渴求,戰後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在工業化社會,特別是文化產業的氛圍中的生存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時,開始出現了對科技進步持懷疑和批判的觀點,之前存在主義所宣稱的“個人”、“存在”、“自我意識”等概念已無法繼續喚起人們的熱情和興趣,在這種背景下,結構主義作為存在主義的否定的思潮而出現。它強烈質疑和批判存在主義所宣稱的個人、主體,否定那種宣揚人的主體性的思潮,轉而強調結構係統自身的自主、自足的特性,要求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達到人文學科的科學化。
結構主義美學的思想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在後來由他的學生根據授課記錄整理出來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中,索緒爾把具體的語言行為(“言語”)和人們在學習語言中所掌握的深層體係(“語言”)區別開來,認為語言就是一個符號係統,任何符號都由能指和所指兩部分構成,符號的意義並不是來自於符號本身,而是來自於符號之間的組合關係。這樣,語言就成為一個由各種不同符號及其相互關係構成的一個係統。語言學就是研究符號組合規律的學問。索緒爾的思想奠定了結構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後來索緒爾思想的影響逐漸超出了語言學的領域,對人文科學產生了廣泛影響。其中列維-斯特勞斯的研究對於結構主義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45年法國人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發表了《語言學的結構分析與人類學》,第一次將結構主義語言學方麵的研究成果運用到人類學上。他把社會文化現象視為一種深層結構體係來表現,把個別的習俗、故事看作是“語言”的元素。他對於原始人的邏輯、圖騰製度和神話所做的研究就是為了建立一種“具體邏輯”。他不靠社會功能來說明個別習俗或故事,而是把它們看作一種“語言”的元素,看作一種概念體係,因為人們正是通過這個體係來組織世界。他隨後的一係列研究成果引起了其他學科對結構主義的高度重視,於是,到了60年代,許多重要學科都與結構主義發生了關係。一個如火如荼的結構主義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