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之所以能作為一股思潮在20世紀的60年代取代存在主義,並最先在法國流傳開來,有多方麵的客觀曆史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產生於德國的存在主義,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由薩特介紹到了法國,這種悲觀主義的哲學,頗能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可是戰後法國的經濟恢複較快,存在主義與這種社會現實已不合拍。風行一時的存在主義哲學,到了薩特的《辯證理性批判》一書出版時,便已經身價大跌了,人們對“個人”、“存在”、“自我意識”等這些存在主義的基本概念失掉了早先的那種熱情和興趣。結構主義正是作為對存在主義的否定的思潮而興起的。結構主義認為:“我”、主體,既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這樣一個中心根本不存在”。這正是對存在主義的根本性否定和批判。1962年,結構主義者列維-斯特勞斯出版了《野性的思維》一書,該書末章《曆史和辯證法》批判了薩特《辯證理性批判》的基本觀點,引起轟動,此事標誌著結構主義取代了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的主流地位。
一 結構主義美學的理論背景
結構主義美學的產生受到了多種思想的影響,有著深刻的理論背景。
首先是索緒爾語言學理論帶來的革命性範式轉換。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是瑞士語言學家。他的名著《普通語言學教程》(1916年)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範式轉換,即在語言學中標舉起共時性的觀念,而這同傳統語言學一貫以曆時態舊角度來看待語言有根本區別。在傳統語言學中,語言被看作是一個命名過程及其產物。而在索緒爾看來這是一種誤置。他認為,語言是作為能指的語音和作為所指的概念的結合。如我們說出“樹”這個詞,它是表達的一個概念,即一種木本植物,語音是同概念相聯係而不是同現實世界中的真實的樹相聯係。因此,在語言中是能指(signifant)與所指(signifie)發生關係,兩者是同時存在的。他舉例說,“可以把語言和一張紙相比,思想在前,聲音在後,人們不能切斷前麵的而在同時不切斷後麵的。同樣,在語言中,人們也不能把聲音和思想分開,或把思想和聲音分開”[1]。索緒爾在這一論說中是把共時性觀點引入到了語言學中,同時他還指出了能指與所指的關係畢竟是約定俗成的,同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詞表達;反之,同一語詞也可以表達不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