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裏·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1943— ),英國當代最負盛名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家、文學批評家、文化理論家。伊格爾頓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北郊薩福鎮的愛爾蘭工人移民家庭,中學時期在當地教會學校讀書,較早接受社會主義思想。1961年伊格爾頓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受業於英國新批評代表人物利維斯,同時又受到時任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研究員、文化理論家雷蒙德·威廉斯的影響。1964年伊格爾頓獲博士學位後留校,在基督學院任助理研究員,與威廉斯共事。1969—2000年伊格爾頓在牛津大學任教,先後教授批評理論和英國文學,其間接受以阿爾都塞為代表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在思想上轉向新左派,並在威廉斯去世後成為新左派的一麵旗幟。2001年開始,伊格爾頓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文化理論教授。伊格爾頓著述豐碩,代表性的著作有《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1976年)、《批評與意識形態》(1976年)、《瓦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評》(1981年)、《文學原理:引論》(1983年,中譯本《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批評的功能》(1984年)、《審美意識形態》(1990年)、《意識形態引論》(1991年)、《後現代主義幻象》(1996年)、《文化的觀念》(2000年)、《理論之後》(2003年)、《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2011年)等。
作為英國當代最為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伊格爾頓的美學思想和批評理論受到利維斯、威廉斯、阿爾都塞、本雅明等思想家的多重影響,同時又能在馬克思主義視野中進行批判的吸收和創造性的綜合。曆史地來看,伊格爾頓在60年代的學術預備期中接受了利維斯主義學術話語,但其理論框架則來自威廉斯,這在其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莎士比亞與社會》中表現明顯,其中鮮明的社會主義立場以及明確的直接改造現實秩序的政治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初步浮現出伊格爾頓文化政治批判的基本路向。70年代,麵對發生巨變的社會現實,伊格爾頓在接受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反過來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曾經作為思想資源的威廉斯,並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範疇,嚐試闡發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這主要體現在《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批評與意識形態》等著作中。在80年代,伊格爾頓通過闡發本雅明而拋棄了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思路,實現了從理論思辨到政治實踐、從文學批評到文化批評的轉向,這集中體現在《瓦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評》、《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批評的功能》等著作中。從90年代至新世紀,伊格爾頓將批判後現代主義文化與回歸馬克思主義傳統結合在一起,在文化批評、文學批評以及美學理論等諸領域都有進一步的推進,取得不少重要實績,《審美意識形態》、《後現代主義幻象》、《文化的觀念》、《理論之後》、《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等著作都完成於這一階段。整體上說,伊格爾頓融合社會文化批判中的人本主義傾向和科學主義傾向之間的對立,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在當代繼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他“把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學批評研究與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傳統相結合,探索了一條超越後現代主義,創造性的回歸馬克思主義美學傳統的學術道路,從而在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和美學領域成為獨樹一幟的理論家”。[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