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年),出身於英國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就學於阿勃文尼文法學校,後獲劍橋三一學院獎學金而赴劍橋大學學習。1939年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後加入英國共產黨學生支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服兵役,戰後複員,未再加入共產黨。後在牛津大學任成人教育導師。1961年受聘於劍橋大學,任戲劇教授。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英國一部分學院派接受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為“新左派”,並於1957年創辦《新左派評論》。威廉斯積極參與新左派活動,逐漸成為其精神領袖。從60年代起,他係統研究了盧卡奇、葛蘭西、薩特、戈德曼、阿爾都塞、本雅明等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逐漸形成其文化唯物主義美學思想。他勤奮著述,已出版二十多部著作,主要的美學著作有《1780—1950年的文化與社會》(1958年)、《從易卜生到T·S·艾略特的戲劇》、《長期革命》(1961年)、《現代悲劇》、《從狄更斯到勞倫斯的英國小說》、《馬克思主義與文學》(1979年)、《政治與文學》、《寫作和社會》(1984年)等,還出版了自傳體小說《邊境地區》和《第二代》。
一 文化唯物主義的社會觀
威廉斯作為一個英國美學家、理論家,從年輕時代起,就深受英國經驗主義傳統和20世紀分析哲學,美學的影響,還對19世紀英國美學家阿諾德(Arnold)的文化美學作過深入研究。從50年代後期起,他開始接受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為了在英國宣傳、普及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從自己熟悉的英國傳統出發,對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進行了“文化”改造,創立了“文化唯物主義”理論。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是,一般說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和經濟基礎是第一位的,而社會意識和上層建築則是社會存在和經濟基礎的反映和產物,因而是第二位的。這一原理的前提是將社會劃分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兩部分。威廉斯並不反對這種基本的劃分,但是,他不同意正統馬克思主義關於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決定與被決定、第一位與第二位的固定區分。他認為這種區分是靜態的、僵化的,很難說明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間的辯證關係。比如上層建築中的文學,就不能說是“在或多或少程度上,以直接的方式模仿和再現了現實的基礎”,相反,文學和其他上層建築對整個現實基礎倒有促進、生產乃至決定的作用。因而把上層建築固定地看成是第二位的、被決定的,是不妥的。他進而提出,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上層建築,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是一種“過程”,因而必須以動態的觀點去看待和解釋它們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辯證關係。[89]值得注意的是,威廉斯是在題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的基礎與上層建築》(1973年)一文中談論這一問題的。顯而易見,他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一曆史唯物主義原理的基本關係問題看成是更大範圍的“文化”理論問題,或者說,他有意無意地在曆史唯物主義原理與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之間畫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