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nlt, 1926—1984年)是法國哲學家、社會曆史學家、思想史學家,對當代哲學、美學有深廣影響,迄今不衰。福柯曾先後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大學,獲巴黎大學哲學、心理學、心理病理學學位。50年代曾在瑞典一所大學任教,60年代中僑居突尼斯,任教於克萊蒙菲蘭特學院,1968年12月返回巴黎,在巴黎大學文森學院任哲學教授,1970年後任法蘭西學院思想史和思想體係教授。60年代到70年代他曾擔任一些政治事件的調查委員,參加和組織了監獄和健康改革、同性戀者的解放等活動,並且曾經奔赴雷諾工廠,參加工人示威活動。盡管“五月風暴”時,他僑居突尼斯,但他同樣是這場運動的積極關注者。1979—1980年,福柯探討了法國政治思想沿著自由化道路發展的問題。福柯成名於1961年出版的《瘋狂史》,該書後來幾乎成為眾矢之的。其他主要著作有《診斷的誕生》(1963年)、《字與物》(1966年)、《事物的秩序》(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誡與懲罰》(1975年)、《性史》(1976年)、《權力/知識》(1980年)等,涉及史學、醫學、經濟學乃至犯罪學等學科。福柯的理論曾被歸入結構主義,但是他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個結構主義者。福柯一度還被拉進解構主義的行列,但是福柯與曾投學他門下的德裏達早就成了論敵。福柯與新曆史主義的關係,也還隻能算是它的一位前驅。或許唯有後結構主義這個含義太為廣泛的概念,才是無可置疑地適用於福柯的標簽。福柯理論的反中心、反權威、反成規習見的特征,與解構主義明顯有異曲同工的消解傳統的旨趣,這是我們把福柯放在本章介紹的主要原因。
一 關於知識考古學
福柯在西方哲學史上是一個非常獨特又非常深刻的思想家,他提出的知識考古學是對西方哲學帶有根本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