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學反應動力學模型
霍蘭德汲取新批評派和接受美學的理論成果,從其後現代精神分析思想出發,建構了一套有關文學作品與人的心智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模型。在這個模型中,霍蘭德力圖要解決的問題是:文本中的客觀形式與讀者對文本的主觀體驗有什麽關係?因此在《文學反應動力學》中,霍蘭德對文學的本質、文學的情感特質、讀者對文學的創造性理解過程等問題作了詳盡的探討和解釋。其目的就是希望“在客觀理解的文學文本和對它們的主觀體驗之間架起一座理性的橋梁”。[12]
霍蘭德所討論的“文學”,並不是我們在傳統意義上所理解的“詩學”或純文學概念,而是帶有明顯的後現代特色。他認為,任何一件作品,隻要我們用文學的眼光去看它,就可以稱之為文學,因為“文學是一種體驗,而且是一種並非與其他體驗不相稱的體驗”。[13]因此,廣告、凡人日記、打油詩、黃色雜誌、通俗小說等,這些處於文學本體邊緣的作品都屬於文學的範疇,而且往往比符合學院標準的作品更為直接地提出了文學的問題。例如,笑話是一種引起十分獨特的心理和生理效果的文學文本,它顯然比抒情詩更為直接地觸及了情感的源泉;廣告和宣傳比任何高雅的文學更為直接地提出了“文學是怎樣給讀者以教化和快感”這一問題。霍蘭德之所以將文學對象如此泛化,這同他的文學觀是有內在聯係的。
霍蘭德認為,文學是一種核心幻想的轉化。“文學本質向我們提供一種幻想,我們將它內攝,體驗它時覺得仿佛它是我們自身的幻想,並將我們自己的幻想賦予它。文學作品以兩種主要的方法駕馭這幻想:一種方式是以其作用大體類似防禦的形式技巧來塑造它;另一種方法是將幻想朝著能為自我接受的意義的方向轉化——這有點像升華作用。我們體驗到的快感是我們有自己的幻想的感覺;我們賦予它的聯想駕馭和控製了、但同時又允許了一種有限的表達和滿足。”[14]霍蘭德在此描述了一個發生於人與文本之間的動力學模型,在一個由作者、文本、讀者交織而成的動態功能圈中,他對文學的各個層麵作了後現代精神分析學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