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後現代精神分析”的界定
霍蘭德早年曾受訓於波士頓精神分析學院,係統地學習過精神分析理論,可以說,他對傳統的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非常熟悉。霍蘭德受弗洛伊德的影響最大,對弗洛伊德的研究也最深入,他甚至還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弗洛伊德本人進行過深刻的精神分析。霍蘭德認為,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理論“將科學和藝術結合在了一起”[1],並為人文科學找到了一個普遍的潛意識基礎。在霍蘭德看來,離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我們就缺乏藝術批評的武器,對美學、藝術理論的建構將寸步難行。
但是另一方麵,霍蘭德又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經典精神分析學科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特別是已經分裂成種種不同的民族形式、民族風格。比如目前有英國精神分析、法國精神分析或者南美、奧地利,加利福尼亞、紐約精神分析,甚至還有英國精神分析A組、B組、C組等。此外,從釋義學的角度出發,弗洛伊德的患者有弗洛伊德似的夢境和弗洛伊德似的症狀,榮格的患者有榮格似的夢境並對榮格的釋義作出反應,也就是說,弗洛伊德的患者證實弗洛伊德的理論,榮格的患者證實榮格的理論。因此,霍蘭德批評道,早期的精神分析家全然不知道這些,不知道對象的複雜性,不注重對當下接受者的反應心理進行個案分析。
因此,傳統的精神分析學科需要發展,以麵對不斷變化發展的世界,以解釋不斷拓寬的藝術風格。霍蘭德說,事實上,20世紀的文化史,甚至包括科學領域已經經曆了從前現代、現代到後現代這樣一係列的運動。所謂“前現代”,它標誌著藝術在性和社會經濟兩方麵,從19世紀傳統題材轉入新的題材。如加蘭德、康拉德、羅蘭的小說,龐德的意象派詩歌,它們將文本視作表現其自身以外的某種東西。第二階段則是“現代主義”的鼎盛時期,這時藝術成了自主的結構,以其自身為目的,無所指稱,無所體現,它是表現性的,抽象的。文學創作方方麵以普魯斯特、喬伊斯、福克納為代表,文學批評領域以新批評學派為代表,他們將文本視為其自身的目的。而在“後現代主義”時期,“藝術把藝術作品與藝術家、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的關係作為其主題”。[2]布萊希特、尤奈斯庫的戲劇,歐普藝術(Op Art)、大眾藝術等就表現了這種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