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複調”(polyphony)概念出自他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結構的分析。他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是一種不同於“獨白小說”的“多聲部性”的小說、“全麵對話”的小說,即複調小說。在獨白小說中,采取在作者統一的意識支配下由眾多性格構成統一世界的創作手法,而複調小說則把眾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識連同它們各自的世界,組合在一個統一的事件之中,但互不融合。他說:“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真正的複調——這確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的基本特點。在他的作品裏,不是眾多性格和命運構成一個統一的客觀世界,在作者統一的意識支配下層層展開;這裏恰是眾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識連同它們各自的世界,結合在某個統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間不發生融合。”巴赫金這裏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識的獨立性,主人公之間、主人公與作者之間平等的對話關係。據此,他借用了音樂學中的術語“複調”,來說明這種小說創作中的“多聲部”現象。
巴赫金著重分析了構成複調小說“多聲部”特點的主人公形象的獨立性,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主要人物,在藝術家的創作構思之中,便的確不僅僅是作者議論所表現的客體,而且也是直抒己見的主體。因此,主人公的議論,在這裏絕不隻局限於普通的刻畫性格和展開情節的實際功能(即為描寫實際生活所需要);與此同時,主人公議論在這裏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場的表現(例如像拜倫那樣)。主人公的意識,在這裏被當作是另一個人的意識,即他人的意識;可同時它卻並不對象化,不囿於自身,不變成作者意識的單純客體。在這個意義上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主人公形象,並不是傳統小說中一般的那種客體性的人物形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