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一節 巴赫金的坎坷經曆和學術生涯

字體:16+-

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teh Bakhtin,1895—1975年),蘇聯傑出的語文學家、哲學家、美學家。巴赫金自稱是“哲學人類學家”,研究領域非常廣博,以致他被視為多種學派和理論的代表——社會學家、曆史文化學家,並為語言符號學家、結構主義者、敘事學家推崇。他出身於維爾紐斯一個銀行職員家庭,其祖上是貴族。他從童年、少年起就掌握了多門外語。1913年進入諾沃羅西斯克大學學習,1916年轉入彼得堡大學曆史哲學係學習。1918年在該校畢業後,巴赫金到白俄羅斯邊界小城涅維爾市一所普通中學開始了他的教書、著述生涯。

巴赫金的思想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階段,1918—1924年。在涅維爾教書期間(1918—1920年),他結識了一些益友,其中有詩人瓦連京·尼古拉耶維奇·沃洛希諾夫、哲學家馬特維·伊薩耶維奇·卡甘、鋼琴家瑪麗亞·韋尼阿米諾夫娜·尤金娜等,而卡甘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組成了一個“康德研究小組”,巴赫金主持藝術講座。這一時期他深受新康德主義和現象學影響,比如他一直沒有放棄卡甘所承襲的新康德學派“心物”對立的二元論主張,而把語言看成是介於心物之間的橋梁。1920年秋,他轉到省城任維捷布斯克師範學院文學教師,後又任維捷布斯克音樂學院音樂史和音樂美學的教師。在維捷布斯克工作時期被認為是他學術生涯中的存在主義和現象學時期。

第二階段,1925—1929年。1924年,他遷移到彼得格勒,在著名的藝術研究所(形式主義學者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工作,這是他的學術上的社會學和語言學時期。這個時期,他告別形而上學,與流行思想展開對話,如弗洛伊德主義、蘇聯馬克思主義等。這是他一生中著述多產的階段,其哲學傾向和文風也由新康德派的經院哲學文風向平易近人的通俗文風轉變。他曾與友人沃洛希諾夫合作,或用友人麥特維耶夫的名字,先後出版了《弗洛伊德主義》(1927年)、《文藝學中的形式主義方法》(1928年)、《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哲學》(1927年和192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問題》(1929年)(1963年改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重版)等。20年代還有《走向行動的哲學》(手稿)未出版。當時,由於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問題》一書,提出了革命性的“對話”(dialogism)見解,同時又被告發結社擁護東正教,巴赫金不久就被逮捕,被判服刑五年,後又改判到西伯利亞小城庫斯塔奈流放六年。他的幾篇重要的長文(如《小說中的論述》)都是在十分艱苦的流放條件下完成的,另有許多手稿因各種原因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