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四節 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評與技術主義藝術理論

字體:16+-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出身於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從小受猶太教的深刻影響;1912年進入弗賴堡大學攻讀哲學,受到新康德主義影響;後又在慕尼黑、伯爾尼等大學就讀,並獲博士學位;1914年曾當選為柏林自由學生聯盟主席,積極參與學生政治運動。踏上社會後,他就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進行寫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本雅明結識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1924年又結識了蘇聯女導演阿霞·拉齊斯(Asia Lazis),在他們兩人的影響下,本雅明認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盧卡奇的《曆史與階級意識》等,思想發生重大轉折,逐步走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道路。1927年他訪蘇回國後與當時由霍克海默爾任所長的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聯係,每年為該所的《社會研究雜誌》撰稿,成為事實上的法蘭克福學派成員。1929年他又同著名導演布萊希特建立了友誼,在藝術理論上深受其啟發。1933年,由於希特勒迫害猶太人,本雅明不得不逃亡巴黎,並繼續為法蘭克福學派撰稿。1940年9月27日不堪蓋世太保追捕,在西班牙一個邊境小鎮自殺。本雅明一生著述不算多,但都集中於文藝理論方麵,且極富獨創性,主要有:《論本體語言和人的語言》(1916年)、《論〈白癡〉》(1917年)、《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的概念》(1920年)、《歌德的〈親和力〉》(1924年)、《單行道》(1928年)、《德國悲劇的起源》(1928年)、《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年)、《書信架》(1936年)等。他死後從20世紀50年代起阿多諾等人編輯出版了他的好幾本論文集、書信集,使他被重新發現,一時名聲大振;對他的藝術理論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形成所謂的“本雅明複興”。詹姆遜稱讚“本雅明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最淵博的文學批評家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