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四節 薩特的存在主義美學

字體:16+-

讓-保爾·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年),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存在主義美學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中學時代,薩特對哲學發生興趣,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192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作為公費留學生赴柏林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在現象學哲學的著名代表胡塞爾指導下,研究克爾愷郭爾、海德格爾、黑格爾等人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服兵役,做過德軍俘虜。他一生著述豐富,在哲學和美學方麵主要有:《想象》(1936年)、《想象心理學》(1940年)、《存在與虛無》(1943年)、《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年)、《什麽是文學》(1947年)、《波德萊爾》(1947年)、《境遇種種》(五卷,1947—1964年)、《聖·熱奈特》(1952年)、《辯證理性批判》(1960年)等,此外還寫了不少影響很大的文學作品。

一 薩特的哲學思想

薩特的哲學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現象學、存在主義和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他的哲學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人和世界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也就是意識和外部存在的關係問題。他用“自由”這個概念作為解決這一關係問題的核心。

他早期哲學主要是現象學的心理學和本體論,其思想來源於胡塞爾和海德格爾。胡塞爾現象學中的純粹意識概念和意向性原則深刻地影響了薩特,不過他對胡塞爾的先驗唯心主義立場則予以拒絕。薩特認為,現象學必須從純粹意識出發,由意向性原則予以保證。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看作思維的主體,有合理的一麵,但會導致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相區別的“二元論”。笛卡兒的“我思”是一種“反省的意識”,不是人的存在的根本。必須深入到“我思”背後,去揭示某種尚無主客體對立的東西——“前反省的意識”,“前反省的意識”是先於人的認識活動的意識,是人思維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這才是真正原始的意識,是人的真正的存在,哲學應以此為出發點。在對情緒和想象的研究中,薩特進一步發揮了現象學的心理學。他把情緒看成是對世界的意識,把想象看成是構造、分離和虛無化的行為。他的現象學本體論則從現象出發來理解意識和存在的關係,認為現象總是存在的現象,又總是與意識相關的。存在是一切現象的基礎,它既具有現象性,又具有超現象性。超現象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自為的存在則是具有想象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無緣無故的,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礎和原型。但又不等同於具體的存在物,實際上,自在的存在是指外部世界,但這是一個本身並沒有什麽意義的世界。而自為的存在則是指人,因為人的存在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而就其本性而言,意識是一個虛無。虛無就是存在的缺乏,是存在的虛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