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九章 語義學美學

字體:16+-

第一節 語義學美學形成的學術背景

語義學美學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英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瑞恰茲(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80年)、奧格登(Charles Kay Ogden,1889—1957年)和伍德(James Edward Hawthorn Wood,1899—?),其中對當代西方美學和文學批評發生較大影響的是瑞恰茲。

語義學美學是在20世紀新實證主義原則基礎上產生的美學流派。在西方哲學史上,新實證主義通常是指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邏輯實證主義,而邏輯實證主義更準確地講是科學經驗主義或邏輯經驗主義。這一流派的哲學家的一個共同目標是反對“形而上學”,他們認為,隻用純粹的思考而沒有經驗的檢驗,要說明現實世界的性質及其法則是不可能的,而形而上學的陳述與命題都不具有客觀可檢驗性,因而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命題既不能被經驗證實,也不能被邏輯證明,因而是“偽命題”,必須從科學中排除出去。

顯然,意義問題是邏輯經驗主義關注的核心問題。那麽邏輯經驗主義的意義標準是什麽呢?對此德國當代哲學家施太格繆勒曾作了如下的概括:“為了能把一個綜合陳述看作是經驗上有意義的,必要而充分的條件是:這個陳述屬於經驗主義語言,因此也就是屬於那種按照精確的句法規則建立起來的、其全部陳述都是可以被驗證的語言。”[1]這個意義標準實際上就是邏輯經驗主義的實證原則,即隻有那些能夠用邏輯分析和經驗證實的方法確定其真假的命題才是有意義的命題,否則就是無意義的命題。

邏輯經驗主義的對意義問題的探討必然導致對語言的研究。邏輯經驗主義認為哲學問題歸根結底是語言問題,哲學上的許多問題是由於誤解語言而產生的,通過對語言作科學的邏輯分析就可以消除這些誤解。因此對語言表達及其意義進行邏輯分析,並以此克服形而上學成為邏輯經驗主義的一個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