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三節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

字體:16+-

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是美國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比較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他的父母是猶太人,早年移居美國。大學時代,他學習過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聽過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霍妮、哥爾德斯坦等人的課。曾任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和係主任,1967—1970年間,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1954年)、《存在心理學探索》(1968年)、《人性能達的境界》(1971年)等。他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美學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在西方被稱為既不同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又不同於精神分析學的當代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這一心理學理論認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壞性是派生的,人是能動的、具有創造能力的。實際上,這一理論是一個綜合的心理學體係,融合了近代西方心理學中的人本主義傾向、格式塔心理學和當代心理學中的機體論和整體論。馬斯洛反對在心理學中照搬19世紀科學研究中的機械論方法,要求改善科學方法以解決複雜的心理學問題,尤其是真、善、美及其價值論問題,在當代心理學領域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馬斯洛沒有專門的美學著作,他有關美學的一係列論點是在闡述他的心理學理論時提出的,因此,我們應當把他的美學理論作為其心理學體係的一部分來看待。

一 美學理論的心理學基礎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在西方心理學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形勢下崛起的,它既向這兩種心理學理論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又融合了其中的某些成分。弗洛伊德心理學主要以精神病患者和心理變態者為素材,馬斯洛認為,這樣的研究隻能使他對人類的信心越來越小,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而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隻看作是文化的產物,是環境決定著人的行為,他以“S(刺激)→R(反應)”公式解釋人的行為,甚至僅僅機械地在化學和物理學的層次上解釋心理活動。馬斯洛堅決反對這種機械、狹隘的心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