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主義美學的思想基礎是主觀經驗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其哲學前驅是19世紀30年代孔德的實證主義(實證主義第一代)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赫的經驗批判主義(實證主義第二代)。孔德繼承、發揮了柏克萊、休謨的主觀經驗主義和懷疑主義哲學,認為知識建立在主觀經驗即感覺的實證基礎上,“科學哲學隻能記述、記錄、整理人對現象世界的主觀感覺(經驗),找出其先後、相似關係來”,而不能討論傳統哲學關注的根本問題,即所謂“形而上學”問題和世界的客觀規律。他說:“探索那些所謂始因或目的因,對於我們說,乃是絕對辦不到的,也是毫無意義的。”[1]這就在實際上同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走著相反的道路。馬赫主義同樣堅持把知識局限於經驗之內,拒絕討論經驗以外的任何“形而上學”問題,把主觀經驗和感覺“中性”化、“要素”化,認為世界就是非心非物、心物同一的經驗要素的複合。20世紀以實用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為主體的實證主義第三代在“科學哲學”旗號下,沿著其前驅的反傳統、反黑格爾主義道路繼續前進。科學哲學在美學上主要通過自然主義、實用主義、語義學、分析哲學、格式塔心理學、結構主義等美學流派的發展得到體現的。
自然主義美學的第一位代表是美國的喬治·桑塔亞那。有人說,“在20世紀前半期,在重要性方麵可與克羅齊相匹敵的就是桑塔亞那”。[2]他的第一部美學專著《美感》雖然發表在1896年,“但他的思想是屬於我們世紀的”。[3]他在哲學上公開反對黑格爾主義而采取自然主義和主觀經驗主義立場。他對哲學的根本問題取懷疑論態度,認為唯一可靠的是經驗;他指責黑格爾用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來解釋“人類思想史構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過程”是“神話和詭辯”[4],而力圖把人類各種精神活動放在生物學基礎上作自然主義的描述。在美學上他也直接吸收了馬赫主義,對早年提出的“美是客觀化了的快感”說加以修正,認為審美愉快是如色彩引起的快感一樣是非物非心的“中性”的感覺體驗[5];他突出藝術與人的經驗和生物本能實現的關係;他所謂的“理性”也是自然主義的“變得有思考有意識的本能”;他強調藝術的物質體現,肯定美的功利性與效用性等[6],恰與克羅齊的“直覺”說形成鮮明對照。把桑塔亞那奉為正宗的托馬斯·門羅又舉起“新自然主義”的旗幟,致力於建立“科學的美學”。他吸收了孔德的實證主義與杜威的實用主義,主張美學應在特定意義上成為“自然科學”,要改變傳統美學那種為藝術評價確立“標準”的形而上學規範性“學科方向”,而堅持實驗的道路、“描述的和求實的方法”。[7]他認為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革。據此,他“拒絕超經驗的價值和原因”,主張“在現代心理學和人文科學的基礎上,嚐試科學地描述和解釋藝術現象和所有與審美經驗有關的東西”。[8]然而,由於門羅的“新自然主義”美學以生物進化論為基礎,混淆了審美經驗與日常生活經驗的界限,在方法論上奉行主觀經驗主義而貶低理論思辨的重大作用,因而雖然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卻未能真正“走向科學”。不過,門羅這些思想在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對歐美發生的影響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