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五節 普洛普的童話結構形態理論

字體:16+-

普洛普並不屬於俄國形式主義,但卻對俄國形式主義以及後來的結構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普洛普對童話敘事結構的分析與其他俄國形式主義者在思路上有相通之處,故將他的主張放在此處介紹。他的《俄國童話形態學》是整個敘事學領域裏的一部裏程碑式的著作,對後來的結構主義學者們,如格雷馬斯、托多羅夫、布雷蒙等人的研究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為其敘事理論與分析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書出版於1928年,1958年才有英譯本,60年代前後在西方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盡管普羅普探討的是敘事體的一種特殊形式——童話,但是他采用的分析故事構成單位及相互關係的方法,對其他敘事文體的分析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它的重大突破在於他確立了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因素——功能,提供了按照人物功能和它們聯結關係研究敘事的可能性,為敘事結構和功能分析開辟出一個新的領域。同時,他將故事中出現的動作簡化為一種順序組合,超出了表層的經驗描述,使敘事學的研究更趨科學化。

在《俄國童話形態學》中,普洛普突破了以往敘事分析的傳統模式,建立了一套更為嚴謹的方法,開了敘事學科學性研究的先河。“正確的分類是科學描述的初階之一。下一步研究的正確性有賴於分類的正確性。”以往的俄國學者對童話故事的分析主要是搜集基本的“母題”並加以分類,如俄國童話中常見的“三兄弟”的母題、“護身符”的母題、“被巫婆俘虜的公主”的母題、“與毒龍搏鬥的英雄”的母題等。普洛普認為這種搜集與分類工作勞而無功,對童話的了解並無多大幫助,這些分類的方法也常常難以維持其邏輯性,有些母題中包含另一母題,兩者的界限含混難以確定。